[發明專利]車輛安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92337.7 | 申請日: | 2013-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12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深渡瀬修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21/261 | 分類號: | B60R21/261;B60R21/18;B60R21/2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黃威;徐愛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安全裝置 | ||
1.一種車輛安全裝置(10;70;80),其特征在于包括:
車輛座椅(12),其中頭枕(20)與座椅靠背(18)一體形成或與所述座椅靠背(18)分離;
充氣裝置(32),其設置在所述車輛座椅中并且通過激活產生氣體;
遠側面安全氣囊(30),其布置于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定位在車輛內側上的座椅靠背內側部(18A)中,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被構造為通過供給到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的所述氣體從所述座椅靠背內側部相對于所述車輛座椅向前和向上膨脹且展開,并且當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處于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膨脹的膨脹和展開狀態時,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突出得高于所述頭枕;以及
張力繩(34),其形成為長形并且連接至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所述張力繩的第一縱向端部(34A)和第二縱向端部(34D)連接至設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中的座椅靠背框架(22),當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處于所述膨脹和展開狀態時,所述張力繩從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上端部的預定部向上延伸并且從所述車輛座椅后面鉤在所述頭枕上,所述預定部定位在與所述頭枕相比在所述車輛寬度方向上更靠車輛外側處,并且所述張力繩從所述頭枕的上表面朝向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的上表面延伸,且當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處于所述膨脹和展開狀態時,所述張力繩相對于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在所述車輛寬度方向上在車輛內側上進一步朝向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延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安全裝置,其中
所述頭枕的后表面(20A)隨著趨向上方而朝向所述車輛座椅的前方傾斜或彎曲;并且
所述張力繩被構造為當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膨脹和展開時沿著所述頭枕的所述后表面向上滑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安全裝置,其中當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處于所述膨脹和展開狀態時,當從所述車輛寬度方向觀察時,所述張力繩的相對于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定位于在所述車輛寬度方向在所述車輛內側上的一部分經過與就座在所述車輛座椅上的乘員(P)的肩部(S)的中心(O)重疊的位置,或者經過與所述中心相比更靠所述車輛座椅的前方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安全裝置,其中當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處于所述膨脹和展開狀態且國際統一側面碰撞假人(P)就座在所述車輛座椅上時,當從所述車輛寬度方向觀察時,所述張力繩的相對于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定位于在所述車輛寬度方向上在車輛內側上的一部分經過與所述國際統一側面碰撞假人的肩部(S)的中心(O)重疊的位置,或者經過與所述中心相比更靠所述車輛座椅的前方的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安全裝置(10),其中
所述第一縱向端部被固定至所述預定部;并且
所述第二縱向端部在所述座椅靠背內側部處被固定至所述充氣裝置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安全裝置(70),其中
所述第一縱向端部被固定至所述預定部;并且
所述第二縱向端部在所述座椅靠背內側部處被固定至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下端部。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安全裝置(80),其中
所述第一縱向端部被固定至所述預定部;
所述張力繩的縱向主部(34C)在所述車輛寬度方向上相對于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從所述車輛內側朝向所述車輛座椅的后面延伸,并且所述縱向主部(34C)鉤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后表面上并且在所述車輛寬度方向上朝向車輛外側延伸;并且
所述第二縱向端部被固定至所述第一縱向端部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安全裝置,其中
在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膨脹和展開之前,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和所述張力繩被所述座椅靠背的罩(48)覆蓋;
沿著所述座椅靠背內側部的前邊緣部的第一撕裂用縫合部(58)和沿著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部的后邊緣部的第二撕裂用縫合部(60)設置在所述罩上;
所述第一撕裂用縫合部被構造為當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膨脹和展開時通過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的膨脹壓力而撕裂;并且
所述第二撕裂用縫合部被構造為當所述遠側面安全氣囊膨脹和展開時通過來自所述張力繩的力而撕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233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安全帶卷取裝置
- 下一篇:車身信息變動自動通知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