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經前安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91470.0 | 申請日: | 2013-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65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林凡友;林凡儒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凡友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23 山東省臨沂市臨沂經***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經前安 藥物 組合 及其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藥物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的經前安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經前期綜合征(Premenstrual?Syndrome,PMS)是指婦女在月經周期的后期表現出的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適癥狀,癥狀與精神和內科疾病無關,并在卵泡期緩解,在月經來潮后自行恢復到沒有任何癥狀狀態。其主要表現有煩躁易怒、失眠、緊張、壓抑以及頭痛、乳房脹痛、顏面浮腫等一系列的癥狀,嚴重者可影響婦女的正常生活。從經前期綜合征的臨床癥狀看,該病是育齡婦女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同時,經前期綜合征是一種生理和社會心理等綜合因素導致的一種婦女疾病。目前嚴重經前期綜合征經前期癥狀的定義并不一致。但在最近的研究中,這一診斷標準已基本得到統一,并已用于診斷這一系列具有多種表現的嚴重的經前期癥狀(經前期煩躁不安精神障礙)---以至少5種癥狀為基礎,同時包括4種核心心理癥狀之一(出自包含17種生理、心理癥狀的表格。這17種癥狀是:抑郁、無助和負罪感、焦慮/壓力大、情緒不穩、易怒/持續憤怒、興趣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疲勞、食欲亢進、睡眠障礙、無自控力或易受打擊、協助能力差、頭痛、疼痛、水腫/體重增加、抽搐、乳房脹痛)并在經前期加重,月經后減輕或消失等。
當前,西醫治療,由于對經前期緊張癥發病的真正原因不甚清楚,故多采取對癥治療,心理或精神療法,矯正鹽及水失調等方法,療效不佳。古代中醫學中無經前期綜合征病名,但有如“經前發熱”、“經前煩躁”等的論述?,F代中醫婦科常將此類癥狀統稱為“月經前后諸證”。其臨床表現癥狀眾多、復雜,如經行頭痛、發熱、吐衄、口糜、浮腫、咳喘、情志異常等。另如經后瀉水、抽搐、呃逆、唇青、腫脹、癢癥等雖較少發生,但在古籍及現代臨床都有所見。根據古人認識結合現代臨床實際,目前認為月經前后諸證之所以隨月經周期發作,與經期氣血盈虛變化及體質有密切關系。中醫藥治療具有優勢,故總結我國歷代治療經驗,積極開發治療本病的新藥具有重要價值。
當前西醫治療存在周期長,治療成本高,且傷身體,易復發,療效不明顯。目前中醫治療是比較常見的方式,中醫主要講究是調理,但是都是要靠慢慢調養,而且現在大部分的處方都是針對不同的人進行對癥下藥,治療周期長,易復發,療效不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標本兼治、無副作用、安全方便、價格低廉的純中藥復方藥物。
祖國醫學認為,調經應重在理氣,扶脾,補腎,疏肝,中醫重在調經以治本,疏肝理氣、清熱涼血、健脾益氣,使肝氣舒達,經血流暢。本申請發明人結合前人秘方根據多年的醫行實踐,通過對傳統中藥的研究,并結合辯證論證,多方收集眾家之長,尋求最佳治療方案,從祖國醫學寶庫中,篩選出養血斂陰,疏肝理氣,健脾益氣的天然中藥,按中醫理論組方,提取精華,結合傳統中醫技術精心配制成本發明的調理女性月經前期綜合征的中藥組合物,對月經前期綜合征有快速治愈的功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的經前安藥物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備而得:
柴胡30份、桔梗26份、龍眼肉23份、益母草20份、丹參20份、
海藻18份、防風18份、葛根16份、川芎16份、赤芍15份、
山藥15份、萊菔子15份、牡丹皮12份、桂枝10份、蒲公英10份、
石榴皮10份、郁金8份、茯苓8份、干姜7份、半夏7份、
香附6份、陳皮6份、黃連5份、莪術5份、沒藥4份、
桑葉3份、山豆根2份。
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藥物組合物的制備工藝,包括:
1)按照上述重量份取丹參、防風、牡丹皮、石榴皮、陳皮以及山豆根,投入到粉碎機中粉碎,取出并平鋪成厚度為1cm的藥粉,紫外線下照射10分鐘,紫外線強度為1200uW/cm2;然后將藥粉置于容器中,添加藥粉2倍質量的90%乙醇(v/v),攪拌,然后放置12小時,過濾收集濾液,并且旋轉蒸發去除乙醇,然后濃縮成密度為1.2g/ml的浸膏A;
2)按照上述重量份取柴胡、桔梗、龍眼肉、益母草、海藻、葛根、川芎、赤芍、山藥、萊菔子、桂枝、蒲公英、郁金、茯苓、干姜、半夏、香附、黃連、莪術、沒藥以及桑葉,混合均勻,加5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時,過濾收集濾液,調整濾液的pH為7,然后將濾液濃縮成密度為1.2g/ml的浸膏B;
3)將步驟1)制備的浸膏A和步驟2)制備的浸膏B混合,攪拌均勻,然后置于70℃下保溫箱烘干后,粉碎至200目以上,制粒并壓制成片即得。每片0.3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凡友,未經林凡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147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禽類增強免疫力的中藥制劑
- 下一篇:陽虛型糖尿病治療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