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冷油器用閥芯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89713.7 | 申請日: | 2013-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1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孫盛麗;趙祎昕;魏成雙;魏崇巍;柳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張宏威 |
| 地址: | 150046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器用 加工 方法 | ||
1.一種冷油器用閥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步驟實現的:
步驟一、將原始材料進行粗加工,得到粗加工后的冷油器用閥芯,粗加工后的冷油器用閥芯包括一號圓柱(14)、二號圓柱(15)、半圓弧面(2)和圓錐體(16),一號圓柱(14)的下表面和二號圓柱(15)的上表面固定,且一號圓柱(14)和二號圓柱(15)同軸,半圓弧面(2)的內側與二號圓柱(15)的側面的末端固定,圓錐體(16)的上表面與二號圓柱(15)的下表面固定,且圓錐體(16)與二號圓柱(15)同軸;
步驟二、利用鏜床在粗加工后的冷油器用閥芯的一號圓柱(14)上表面的中心與圓錐體(16)下表面的中心各鉆一個中心孔;
步驟三、在粗加工后的冷油器用閥芯的質量較輕的一側焊接配重塊;
步驟四、利用車床車削圓錐體(16)的上表面,使其直徑為330mm-350mm,車一號圓柱(14),使其直徑為60mm-65mm、高度為38mm-42mm;車二號圓柱(15),使其直徑為95mm-105mm、高度為72mm-78mm;車半圓弧面(2),使其高度為22mm-28mm;
步驟五、利用數控車床車削錐面(5),使圓錐體(15)的下表面的直徑與圓錐體(15)的高度的比值為1:9.5,圓柱度不大于0.03mm;
步驟六、利用鏜床銑削半圓弧面(2),使其直徑為145mm-155mm,在圓錐體(16)的下表面的中心鏜第一臺階孔(7),使其直徑為40mm-45mm、高度為22mm-28mm,在圓錐體(16)的下表面的中心鏜第二臺階孔(8),使其直徑為48mm-52mm、高度為18mm-22mm,在圓錐體(16)的下表面的中心鏜第三臺階孔(9),使其直徑為82mm-88mm、高度為6mm-10mm,在一號圓柱體(14)的側面鉆一號孔(3),使其直徑為18mm-22mm,所述一號孔(3)的中心軸線與一號圓柱體(14)的中心軸線對稱,在圓錐體(16)的上表面鉆二號孔(4),使其直徑為6mm-12mm,在圓錐體(16)的側面鉆三號孔(6),使其直徑為5mm-8mm,鉆攻螺紋孔(1),使其螺紋的公稱直徑為18mm-22mm;
步驟七、通過手拉葫蘆將閥芯懸浮,采用白剛玉研磨粉對閥芯與閥體的配合錐面進行反復研磨,直至閥芯與閥體的接觸面積不小于80%;
步驟八、將配重塊拆下,將端面修平,將各棱邊倒鈍并打印標記,閥芯加工過程完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油器用閥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上端和下端的外圓的中心孔的直徑為4mm-6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油器用閥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利用車床對各外圓和端面進行車削時的車削參數為:轉速為70r/min-90r/min,進給量為0.2mm/r-0.4mm/r,切削深度為1.2mm-1.8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油器用閥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數控車床車削錐面(5)時,錐面(5)單面放量0.1mm-0.3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油器用閥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利用數控車床車削錐面時的車削參數為:轉速為110r/min-130r/min,進給量為0.1mm/r-0.2mm/r,切削深度為0.2mm-0.4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油器用閥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六中白剛玉研磨粉的粒度為180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971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性能菜刀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適于喇叭體結構拼接的機器人弧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