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89629.5 | 申請日: | 2013-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46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宋阜;林建雄;謝能建;楊金洪;錢文連;何向明;高劍;王莉;李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48 | 分類號: | H01M4/4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哈達 | 
| 地址: | 3610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離子電池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鋰離子電池諸多正極材料中,尖晶石LiMn2O4以其低成本、無毒、高能量密度等特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LiMn2O4存在著循環性能差和高溫性能差等缺陷。目前,為克服所述缺陷,研究者采用其它元素部分取代Mn形成LiMxMn2?xO4?(M=?Co,?Cr,?Ni,?Fe,?Cu等)來改善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其中,尖晶石鎳錳酸鋰LiNi0.5Mn1.5O4以其優異的性能(理論容量146.7mAh/g,放電平臺電壓4.7V?vs?Li/Li+)受到廣泛關注。但是,LiMxMn2?xO4在循環過程中容易因高壓導致電解液的氧化分解。此外,在合成LiMxMn2?xO4的過程中,當溫度高于600℃時,容易出現氧缺陷造成LixNi1-xO雜相的出現,導致充放電過程中相變嚴重,電化學性能惡化。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能抑制LixNi1-xO雜相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該正極材料的化學通式為LixNi0.5-yMgyMn1.5O4,0.95≤x≤1.05,0.01<y≤0.04。
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分別提供可溶于一液相溶劑的一鎳(Ni)源、一錳(Mn)源及一鎂(Mg)源;將所述鎳源、錳源及鎂源溶于所述液相溶劑中形成一含有Ni+、Mn2+及Mg2+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鎳源、錳源和鎂源按照Ni:Mn:Mg的摩爾濃度比為(0.5-y):1.5:z混合,且0.01<y≤0.04,z>y;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沉淀劑,使所述Ni+、Mn2+及Mg2+共沉淀,得到一共沉淀物;從所述混合溶液中分離提純該共沉淀物得到前驅體Ni(0.5-y)/2Mgy/2Mn0.75CO3,燒結該前驅體,得到前驅體氧化物Ni(0.5-y)/2Mgy/2Mn0.75O;將該前驅體氧化物與一鋰源均勻混合后進行燒結,得到正極材料LixNi0.5-?y?MgyMn1.5O4,其中,0.95≤x≤1.05。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加入過量的Mg部分取代Ni,且通過共沉淀法實現Mg、Ni、Mn原子級別的混合,從而可以有效避免Li1-xNixO雜相的出現,提高循環性能。另外,在鋰離子電池反應過程中,由于取代部分Ni離子的Mg離子不參加氧化還原反應,故,可以提高該正極材料的結構穩定性。此外,該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粒徑大小可控。該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還具有方法簡單,成本低廉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實施例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方法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2及對比例1-2合成的正極材料的X射線衍射(XRD)譜圖。
圖3是圖2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1合成的正極材料LiNi0.48Mg0.02Mn1.5O4的掃描電鏡?(SEM)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1合成的正極材料LiNi0.48Mg0.02Mn1.5O4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倍率放電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未經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96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