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U形毛細管進行正壓漏孔校準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85722.9 | 申請日: | 2013-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90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乃克;李明蓬;石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博益(天津)氣動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6 | 分類號: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震勇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海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毛細管 進行 正壓 漏孔 校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U形毛細管進行正壓漏孔校準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使用U形毛細管進行正壓漏孔校準的裝置,屬于泄漏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泄漏檢測技術的發展,在國防和國民生產各領域中正壓檢漏技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壓漏孔作為正壓檢漏時的漏率標準,其校準精度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國內外對正壓標準漏孔的校準方法很多,但不是成本高就是效率低。如定壓排水取氣法通過記錄在一定時間的量筒水面高度變化獲得體積變化進行漏孔校準。由于量筒截面積較大且漏孔漏率較小,要獲得量筒水面高度明顯變化需要時間較長,因此效率低。而定容薄膜壓力計法,由于使用薄膜壓力計,因此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效率高的U形毛細管進行正壓漏孔校準的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U形毛細管進行正壓漏孔校準的裝置,包括U形毛細管和截止閥,所述截止閥包括第一截止閥和第二截止閥;所述U形毛細管的一端與大氣連通,另一端與被測漏孔、第一截止閥依次串聯連接;所述第二截止閥并聯連接于U形毛細管與被測漏孔之間的管路上;所述U形毛細管內充有液體。?
打開第一截止閥,同時關閉第二截止閥,已知壓力的氣體通過第一截止閥和漏孔充入U形毛細管內;關閉第一截止閥,并記錄U形毛細管內液體的液面位置,進而通過液面高度變化求得單位時間流過漏孔的氣體量,求出漏孔的漏率。?
當被測漏孔校準完畢時,則第二截止閥用來將U形毛細管與第一截止閥之間管路內的氣體排出;根據漏孔漏率范圍的不同可選擇不同的直徑的U形毛細管,以提高測試效率和準確性。?
進一步,在所述第一截止閥進口端的管路上串聯連接一調壓閥,在所述調壓閥與第一截止閥之間并聯連接一壓力表;調壓閥與壓力表可以保證充入氣體時被測漏孔處的氣體壓力,進而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進一步,所述U形毛細管內所充有的液體是帶顏色的,且不易揮發,以便于觀察液面的高度變化。?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裝置是利用變壓變容的測試方法,通過U形毛細管液面高度變化求得單位時間流過漏孔的氣體量,進而求出漏孔的漏率,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效率高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正壓漏孔校的裝置示意圖。?
圖中:1.調壓閥,2.壓力表,3.第一截止閥,4.連接管,5.被測漏孔,6.第二截止閥,7.U形毛細管。?
P—氣體;?
h-測試結束時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單位m;?
h1-測試結束時液面相對初始位置高度變化,單位m;?
其中,U形毛細管內虛線位置為測試開始時的液面位置,實線部分為測試結束時液面的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例是一種U形毛細管進行正壓漏孔校準的裝置,包括U形毛細管7、第一截止閥3和第二截止閥6;U形毛細管7的一端與大氣連通,另一端與被測漏孔5、第一截止閥3依次串聯連接;第二截止閥6并聯連接于U形毛細管7與被測漏孔5之間的管路上;在第一截止閥3進口端的管路上串聯連接一調壓閥1,在調壓閥1與第一截止閥3之間并聯連接一壓力表2;U形毛細管7帶顏色、不易揮發的液體。?
本具體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圖1所示,首先調節調壓閥1至被測漏孔所需壓力,關閉第二截止閥6后,打開第一截止閥3,則氣體P通過漏孔向U形毛細管充氣;當經過一段時間△t后,記錄液面位置,并關閉第一截止閥3,即通過液面高度變化求得單位時間流過漏孔的氣體量,進而求出漏孔的漏率。?
漏率的計算如下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博益(天津)氣動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博益(天津)氣動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572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真空上料機
- 下一篇:氣霧罐促動器底板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