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刀魚的工廠化生態養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85328.5 | 申請日: | 2013-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44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耀輝;郭正龍;劉大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盧霞 |
| 地址: | 2266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刀魚 工廠 化生 養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刀魚的工廠化生態養殖方法,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人類活動給刀魚的生存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使得刀魚的資源總量嚴重減少,規格變小,種質退化。大型水壩的建成使刀魚原有的生殖洄游路線發生變化,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給刀魚的生存造成威脅,所以現在刀魚的總體數量較以前已經大大減少,隨著人工繁殖及苗種培育技術的階段性突破,刀魚正逐漸成為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特種養殖對象,但養殖技術和養殖條件還不成熟,需要逐步提升。目前很多是室外土池養殖,這就造成養殖密度不高,產量極低,風險加大,且對環境的依賴性過大,從而制約著刀魚的規模化生產,需要提供一種刀魚工廠化生態養殖的技術,以提高刀魚的規模化養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刀魚的工廠化生態養殖方法。
本發明的刀魚的工廠化生態養殖方法如下:
1)養殖設施
選擇沙質底水泥池作為培育池,池上建雙層保溫大棚,所述的沙質底水泥池的池深2.0~2.5m,面積2800m2,水溫≥20℃;將沙質底水泥池的水用濃度為150g/m2~200g/m2的生石灰或含有效氯27%~30%的濃度為10g/m2~15g/m2的漂白粉全池潑灑消毒,浸泡一周,排干池塘水后再加注新水;
2)生態化養殖
將培育池的水保持在以下條件:水溫≥20℃,溶氧>7mg/L,氨氮濃度≤0.3mg/L,亞硝酸鹽濃度≤0.1mg/L,pH7.8~8.4,鹽度≤5‰,透明度30~40cm;
魚苗下池前15天,培育池進水0.8m深,施尿素至2mg/L~5mg/L,或使用發酵并消毒的有機肥,培養藻類、輪蟲、枝角類、小蝦,使輪蟲數量達到200個/ml以上,還有少量的枝角類,達10個/ml;
挑選規格為5cm~10cm長的健康魚苗,用5‰海水浸泡消毒24h,按15尾/m2~25尾/m2的密度放入培育池;
在飼養過程中,每天檢測生態養殖池中水溫、溶氧、氨氮濃度、亞硝酸鹽濃度、pH、鹽度和透明度,使之滿足上述的條件;每天監測生態養殖水體中浮游生物群的變化,通過控制藻類、輪蟲、枝角類、小蝦數量,使之滿足上述的條件,不足及時補充,達到動態平衡。在此養殖期間,投喂0.8-1.0mm顆粒飼料,投餌系數1.2-1.5%,每天3:00、20:00各投喂一次,定期補充浮游動物和小蝦.
3)收獲成魚
在平均體重達到110-130g/尾時,收獲成魚。
本發明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1)采用2800平方米大棚池對刀魚進行工廠化生態培育,人工控制刀魚養殖中的各項指標,人為控制工廠化生態養殖水環境,利用生態平衡規律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原理,減小環境對養殖過程的影響。創造一個動態的刀魚養殖環境。
2)刀魚的體色青黃色,接近野生刀魚顏色,刀魚養殖周期縮短1年以上,養殖出刀魚蛋白含量達到60%以上,脂肪含量達到29%以上,富含不飽和脂肪酸。
3)生態養殖刀魚的寄生蟲發生概率極大降低,養殖成活率提高20%。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中所涉及的顆粒飼料的成分如下: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成分:進口魚粉53-63%,特一級面粉11.3-16.95%,豆粕8-12%,啤酒酵母3-9%,烏賊肝臟粉0.5-2%,蛋氨酸0.05-0.2%,賴氨酸0.2-0.4%,甜菜堿0.2-0.4%,復合多維0.5-1.5%,復合多礦1-2%,L-抗壞血酸-2-磷酸酯0.2-0.4%,磷酸二氫鈣1-3%,硅型氯化膽堿0.3-0.6%,大豆卵磷脂0.3-0.6%,進口魚油3-5%,酵母細胞壁0.1-0.3%,其中所述的豆粕中蛋白含量為46w/w%;
所述的進口魚粉:根據《GB/T6432-1994飼料中粗蛋白測定方法》測定,粗蛋白要求在65%以上;
L-抗壞血酸-2-磷酸酯:根據《GB/T7303-2006飼料添加劑維生素C(L-抗壞血酸)》測定,有效成分(以L-抗壞血酸計)為35%;
硅型氯化膽堿:根據《HG/T2941-2004飼料級氯化膽堿》測定,有效含量(以氯化膽堿計)在50%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中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53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