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用纖維后處理用自緊壓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84936.4 | 申請日: | 2013-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93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鄭有全;鄭桂花;吳學丙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瑞貝卡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D7/00 | 分類號: | D01D7/00;D01D1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專利事務所 31127 | 代理人: | 吳干權;單大義 |
| 地址: | 461100 河南省許昌***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纖維 處理 緊壓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化學纖維生產機械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發用纖維后處理用自緊壓輥裝置。
[背景技術]
在發用纖維生產領域內,一般采用150-200個筒管集束后進行牽伸、定型、包裝,這樣的發用纖維無法用于機械化生產,為提升捻辮兒效率,單束絲進行獨立牽伸、定型并纏繞在筒管上的纖維應運而生,具體為30~60個筒管放在集束架上,通過分絲器分成單束,經牽伸后定型,然后單束絲纏繞在筒管上,絲束在頭道五輥處的線速度為30-40m/min,牽伸后進入熱定型腔體,線速度為80-100m/min。但是由于發用纖維長絲的纖度大,強度低,因此速度為80-100m/min單束絲經過裝置普通壓輥的五輥或七輥后容易造成斷絲,另外,因在紡絲過程中添加了起平滑作用的紡絲油劑,故在不加壓輥的情況下常因摩擦力不夠而導致纖維的實際線速度與五輥的線速度不一致,進而導致實際牽伸比例發生變化,嚴重影響到了纖維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纖維質量不佳且壓輥時容易造成斷絲的技術難題,提供一種發用纖維后處理用具備自緊功能的壓輥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發用纖維后處理用自緊壓輥裝置,包括兩個托輥和一個中空活動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緊壓輥裝置設置于導絲器前部,自緊壓輥裝置下部兩個托輥平行固定在設備上,自緊壓輥裝置上部設有一中空活動輥,中空活動輥通過氣缸控制,能上下移動,上下三個輥呈凸形。
所述的兩個托輥和一個中空活動輥均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30~60束單絲束平鋪于左邊托輥隨著中空活動輥順時針向前運行,再經右邊托輥進入下道工序,左右兩個托輥逆時針旋轉,中空活動輥在兩個托輥的推動下順時針旋轉。
發用纖維后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體處理方法如下:絲束在80-100m/min的速度下經過冷卻輥后,在進入導絲器前加裝一套自緊壓輥裝置,上下三個輥呈凸形,上部一個中空活動輥,可以上下移動,由汽缸控制,下部兩個托輥平行固定于設備上,絲束運行前由人工通過調節上部中空活動輥與下部兩個托輥的間距來將絲束纏繞于三個輥子上,然后再將上部中空活動輥下落至緊貼下部兩個托輥;絲束快速運行中,下部兩個托輥逆時針旋轉,上部中空活動輥通過與下部兩個托輥之間的摩擦力,與絲束同方向順時針運行,上部中空活動輥與下部兩個托輥反方向旋轉,這樣增大了輥與輥之間的摩擦,有效控制實際牽伸比例;當絲束與輥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增大時,中空活動輥可以向上移動,增大與下部托輥之間的間隙,從而減少輥與輥之間的摩擦,當絲束與輥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減小時,中空活動輥自重向下滑落,這樣在絲束的帶動下,中空的活動輥能上下移動,從而增加輥與輥之間的摩擦,通過壓輥的自重對絲束進行加壓,壓輥對絲束的壓力隨著絲束張力的變化而變化,達到自鎖功能,使絲束的線速度趨于穩定;同時絲束在輥子的壓力下,截面形狀發生變化,呈片狀,這樣有利于絲束的加捻,從而提升產品的蓬松度,改善絲束的彈性及梳理性。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以下優點:
1、增大了輥與絲束間的摩擦,達到自緊功能,使絲束線速度趨于穩定并減少斷絲的產生;
2、絲束在壓輥的壓力下截面形狀呈片狀,有利于絲束的加捻,提升產品的蓬松度,改善絲束的彈性及梳理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圖中:1、絲束??2、托輥??3、中空活動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這種裝置的結構和原理對本專業的人來說是非常清楚的。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自緊壓輥裝置設置于導絲器前部,自緊壓輥裝置下部兩個托輥平行固定在設備上,自緊壓輥裝置上部設有一中空活動輥,中空活動輥通過氣缸控制,能上下移動,上下三個輥呈凸形,兩個托輥和一個中空活動輥均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將30~60束單絲束1平鋪于左邊托輥2隨著中空的活動輥3順時針向前運行,再經右邊托輥2進入下道工序,左右2個托輥2逆時針旋轉,中空活動輥3在托輥2的推動下順時針旋轉。
發用纖維后處理方法:絲束在80-100m/min的速度下經過冷卻輥后,在進入導絲器前加裝一套自緊壓輥裝置,上下三個輥呈凸形,上部一個中空活動輥,可以上下移動,由汽缸控制,下部兩個托輥平行固定于設備上,絲束運行前由人工通過調節上部中空活動輥與下部兩個托輥的間距來將絲束纏繞于三個輥子上,然后再將上部中空活動輥下落至緊貼下部兩個托輥;絲束快速運行中,下部兩個托輥逆時針旋轉,上部中空活動輥通過與下部兩個托輥之間的摩擦力,與絲束同方向順時針運行,上部中空活動輥與下部兩個托輥反方向旋轉,這樣增大了輥與輥之間的摩擦,有效控制實際牽伸比例;當絲束與輥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增大時,中空活動輥可以向上移動,增大與下部托輥之間的間隙,從而減少輥與輥之間的摩擦,當絲束與輥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減小時,中空活動輥自重向下滑落,這樣在絲束的帶動下,中空的活動輥能上下移動,從而增加輥與輥之間的摩擦,通過壓輥的自重對絲束進行加壓,壓輥對絲束的壓力隨著絲束張力的變化而變化,達到自鎖功能,使絲束的線速度趨于穩定;同時絲束在輥子的壓力下,截面形狀發生變化,呈片狀,這樣有利于絲束的加捻,從而提升產品的蓬松度,改善絲束的彈性及梳理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瑞貝卡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河南瑞貝卡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493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直徑高粘滌綸單絲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纖維的風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