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實驗室測試用連續水源水質調節系統和供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84613.5 | 申請日: | 2013-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80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嶺;童朱玨;顧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質量檢測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C02F1/66;E03B11/02;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驗室 測試 連續 水源 水質 調節 系統 供水 方法 | ||
1.一種實驗室測試用連續水源水質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電磁閥(10)、第二電磁閥(11)、第三電磁閥(12)、第四電磁閥(13)、第五電磁閥(14)、第六電磁閥(15)、第一液位傳感變送器(20)、pH傳感變送器(21)、水質硬度傳感變送器(22)、電導率傳感變送器(23)、第二液位傳感變送器(24)、流量傳感變送器(25)、第一計量泵(30)、第二計量泵(31)、第三計量泵(32)、第四計量泵(33)、第五計量泵(34)、大流量水泵(35)、變頻電機水泵(36)、酸性液體儲液箱(40)、堿性液體儲液箱(41)、高硬度液體儲液箱(42)、低電導液體儲液箱(43)、清水水箱(44)、水質調節水箱(50)、供水水箱(51)、排水管(60)、控制器(70);
????控制器(70)包括CPU224XP?DC/DC/DC模塊(71)、CPU模塊自帶的開入開出模塊(72)、模入模出6ES7?235-OKDD22-OXAO模塊(73)、電源NES-75-24模塊(74)、CPU模塊自帶的通信模塊(75)、觸摸屏MT8070iH模塊(76);
第一電磁閥(10)與水質調節水箱(50)的第一路進水口相連,酸性液體儲液箱(40)、堿性液體儲液箱(41)、高硬度液體儲液箱(42)、低電導液體儲液箱(43)、清水水箱(44)的出水口分別經過第一計量泵(30)、第二計量泵(31)、第三計量泵(32)、第四計量泵(33)、第五計量泵(34)與水質調節水箱(50)的第二路進水口相連,水質調節水箱(50)的第一路出水口經過第二電磁閥(11)與排水管(60)相連,水質調節水箱(50)的第二路出水口分別經過pH傳感變送器(21)、水質硬度傳感變送器(22)、電導率傳感變送器(23)與大流量水泵(35)的進水口相連,大流量水泵(35)的第一路出水口經過第三電磁閥(12)與水質調節水箱(50)第三路進水口相連,大流量水泵(35)的第二路出口水經過第四電磁閥(13)與供水水箱(51)進水口相連,大流量水泵(35)的第三路出口水經過第六電磁閥(15)與排水管(60)相連,供水水箱(51)的第一路出水口進過第五電磁閥(14)與排水管(60)相連,供水水箱(51)的第二路出水口與變頻電機水泵(36)的進水口相連,流量傳感變送器(25)接在變頻電機水泵(36)的出水口的管路上,水質調節水箱(50)、供水水箱(51)中分別設有第一液位傳感變送器(20)、第二液位傳感變送器(24);
CPU224XP?DC/DC/DC模塊(71)通過通信模塊(75)與觸摸屏MT8070iH模塊(76)進行數據傳輸,市電分別接入第一計量泵(30)、第二計量泵(31)、第三計量泵(32)、第四計量泵(33)、第五計量泵(34)、大流量水泵(35)、變頻電機水泵(36)和電源NES-75-24模塊(74),開入開出模塊(72)輸出的11路開關量DO1、DO2、DO3、DO4、DO5、DO6、DO7、DO8、DO9、DO10、DO11、DO12分別與第一電磁閥(10)、第二電磁閥(11)、第三電磁閥(12)、第四電磁閥(13)、第五電磁閥(14)、大流量水泵(35)、第一計量泵(30)、第二計量泵(31)、第三計量泵(32)、第四計量泵(33)、第五計量泵(34)、第六電磁閥(15)相連,模入模出6ES7?235-OKDD22-OXAO模塊(73)的6個模塊入口分別接入第一液位傳感變送器(20)、第二液位傳感變送器(24)、pH傳感變送器(21)、水質硬度傳感變送器(22)、電導率傳感變送器(23)、流量傳感變送器(25)輸出的模擬量AI1、AI2、AI3、AI4、AI5、AI6,模入模出6ES7?235-OKDD22-OXAO模塊(73)的模出口輸出的模擬控制量AO1與變頻電機水泵(36)相連。
2.一種使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室測試用連續水源水質調節系統的供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準備流程、主供水流程和排水流程;
供水準備流程:在觸摸屏人機交互界面上選擇水質調節模式,pH值調節模式、水質硬度調節模式、電導率調節模式,輸入所需供水流量值Q、pH值、水質硬度G、電導率值Z、穩定確認時間t0,
確定第一計量泵(30)的流量值Q1、第二計量泵(31)的流量值Q2、第三計量泵(32)的流量值Q3、第四計量泵(33)的流量值Q4、第五計量泵(34)的流量值Q5,在觸摸屏人機交互界面上輸入供水水箱(51)的水位上限值L0、供水水箱(51)的補水水位值L1、供水水箱(51)的水位下限值L2、水質調節水箱(50)的注水水位上限值T0、水質調節水箱(50)補水水位值T1、水質調節水箱(50)的水位下限值T2;
主供水流程由水質調節過程、注水過程和放水過程組成,水質調節過程包括pH值調節模式、水質硬度調節模式、電導率調節模式3個模式:
水質調節過程:
pH值調節模式:在AI1<T1、第四電磁閥(13)關閉,打開第一電磁閥(10),直到AI1=?T0,關閉第一電磁閥(10)、大流量水泵(35)運行、打開第三電磁閥(12),若AI3>pH值,打開第一計量泵(30)、關閉第二計量泵(31),若AI3<pH值,第二計量泵(31)、關閉第一計量泵(30),同時關閉第三計量泵(32)、第四計量泵(33)、第五計量泵(34),使AI3=pH值,關閉第一計量泵(30)和第二計量泵(31),保持AI3=pH值,同時計時,直到t=?t0,
水質硬度調節模式:在AI1<T1、第四電磁閥(13)關閉,打開第一電磁閥(10),直到AI1=T0,關閉第一電磁閥(10)、大流量水泵(35)運行、打開第三電磁閥(12),若AI4>G,打開第五計量泵(34)、關閉第三計量泵(32),若AI4<G,打開第三計量泵(32)、關閉第五計量泵(34),同時關閉第一計量泵(30)、第二計量泵(31)、第四計量泵(33),使AI4=G值,關閉第三計量泵(32)和第五計量泵(34),保持AI4=G值,同時計時,直到t=t0,
電導率調節模式:在AI1<T1、第四電磁閥(13)關閉,打開第一電磁閥(10),直到AI1=?T0,關閉第一電磁閥(10)、大流量水泵(35)運行、打開第三電磁閥(12),若AI5>Z,打開第五計量泵(34)、關閉第四計量泵(33),若AI5<Z,打開第四計量泵(33)、關閉第五計量泵(34),同時關閉第一計量泵(30)、第二計量泵(31)、第三計量泵(32),使AI5=Z值,關閉第四計量泵(33)和第五計量泵(34),保持AI5=Z值,同時計時,直到t=?t0,
注水過程:
在AI2<L1、t=t0,大流量水泵(35)運行、關閉第三電磁閥(12)、打開第四電磁閥(13),直到AI2=L0或者AI1≤T2,關閉第四電磁閥(13)、大流量水泵(35)停止運行,
放水過程:
在AI2=L0,變頻電機水泵(36)運行,根據偏差Q-AI6,PID控制變頻電機水泵(36)的運行頻率模擬量AO1,使Q=AI6,并保持,直到供水結束或AI2≤L2,變頻電機水泵(36)停止運行;
排水流程:供水結束在觸摸屏人機交互界面輸入結束、排水命令,打開第二電磁閥(11)、第三電磁閥(12)、第四電磁閥(13)、第五電磁閥(14)、第六電磁閥(15)、關閉第二電磁閥(11),第一計量泵(30)、第二計量泵(31)、第三計量泵(32)、第四計量泵(33)、第五計量泵(34)、大流量水泵(35)、變頻電機水泵(36)停止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質量檢測科學研究院,未經浙江省質量檢測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461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有石墨烯的耐熱膜
- 下一篇:一種腸溶型藥物薄膜包衣預混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