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合成(R)-9-(2-羥基丙基)腺嘌呤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84536.3 | 申請日: | 2013-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8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家全;李佳;陳環宇;王衛;蔡會敏;胡瑞華;孫智源;朱沖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金城醫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73/34 | 分類號: | C07D473/34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129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合成 羥基 丙基 嘌呤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化學領域,涉及一種替諾福韋酯中間體的合成方法,更具體的涉及一種合成(R)-9-(2-羥基丙基)腺嘌呤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艾滋病不斷蔓延,已有世界性流行病的趨勢,替諾福韋酯(tenofovir),化學名:(R)-9-(2-磷酸甲氧基丙基)腺嘌呤二(異丙氧羰基氧甲基)酯是FDA第一個批準用于治療艾滋病毒感染的核苷類似物,其重要性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承認,并被推薦為一線抗病毒用藥,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R)-9-(2-羥基丙基)腺嘌呤是生產替諾福韋酯的關鍵中間體,生產替諾福韋酯一般以(R)-9-(2-羥基丙基)腺嘌呤為原料合成(R)-9-(2-(雙乙基磷酰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然后將雙乙基進行脫去處理制得。(R)-9-(2-羥基丙基)腺嘌呤一般以腺嘌呤為原料,在堿性條件下與碳酸丙烯酯反應制得。但由于C-6位氨基的存在,使得在生成(R)-9-(2-羥基丙基)腺嘌呤的同時產生了副產物(R)-6-(2-羥基丙基)腺嘌呤,嚴重影響了該步反應的收率,而且副產物與目標產物分離困難,造成了工業化操作難度增加,影響了替諾福韋酯產品的總體收率,制約該類藥物的發展。
(R)-9-(2-羥基丙基)腺嘌呤和(R)-6-(2-羥基丙基)腺嘌呤的結構如下:
(R)-9-(2-羥基丙基)腺嘌呤(A)??????????????(R)-6-(2-羥基丙基)腺嘌呤(B)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易操作的合成(R)-9-(2-羥基丙基)腺嘌呤的方法,減少副產物(R)-6-(2-羥基丙基)腺嘌呤的產生,提高(R)-9-(2-羥基丙基)腺嘌呤收率。
本發明所述的合成(R)-9-(2-羥基丙基)腺嘌呤的方法,步驟如下:
(1)伯氨基乙酰化:
將腺嘌呤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加入堿、催化劑,攪拌,0~10℃滴加乙酸酐;80~85℃保溫攪拌反應6~10h得反應液;
(2)N-羥基丙基化:
調節反應液pH=9~10;加入碳酸丙烯酯,120~140℃攪拌反應3-5h;降溫到70~80℃加入甲苯攪拌2~3h,分離、干燥,得固體產物;
(3)脫乙酰基反應:
將固體產物加入到氫氧化鈉水溶液中,90~95℃攪拌反應2~4h,降至室溫后用濃鹽酸中和至pH=6~8,分離、干燥,得產品。
其中:
所述的有機溶劑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砜中的一種或多種的任意比例混合;堿為吡啶或三乙胺;催化劑為4-二甲氨基吡啶(DMAP);腺嘌呤、堿、乙酸酐、碳酸丙烯酯和催化劑的摩爾比為:1:(1~1.2):(1~1.2):(1~1.2):(0.1~0.11);
所述的調節反應液pH值用碳酸鈉、碳酸氫鈉或氫氧化鈉其中的一種;
所述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濃度為0.1~8mol/L。
該發明的反應式如下: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的合成(R)-9-(2-羥基丙基)腺嘌呤的方法使反應的選擇性大大增加,避免了副產物(R)-6-(2-羥基丙基)腺嘌呤的生成,產品收率提高到了90%以上,極大地降低了替諾福韋酯的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但本發明的范圍并不受實施例的任何限制。
實施例1
在250mL三口瓶中,加入腺嘌呤(13.5g,0.10mol),然后加入40mL?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吡啶(9.5g,0.12mol)和4-二甲氨基吡啶(1.2g,0.01mol),攪拌下降溫至5℃,滴加乙酸酐(11.2g,0.11mol),滴畢升溫至85℃攪拌反應6小時。降至室溫,碳酸鈉調pH=10,然后加入碳酸丙烯酯(12.2g,0.12mol),升溫至130℃攪拌反應4小時。降溫至70℃,攪拌下滴加80mL甲苯,然后攪拌下緩慢降至室溫,保溫攪拌2小時,抽濾,10mL甲苯泡洗,干燥,得(R)-6-乙酰基-9-(2-羥丙基)腺嘌呤22.0g,收率93.8%,高效液相色譜(HPLC)純度98.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金城醫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金城醫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453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