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HEVC標準的編碼器中SAO的硬件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83897.6 | 申請日: | 2013-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22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范益波;沈蔚煒;劉聰;曾曉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N7/50 | 分類號: | H04N7/50;H04N7/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陸飛;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hevc 標準 編碼器 sao 硬件 處理 方法 | ||
1.?一種適用于HEVC標準的編碼器中SAO的硬件處理方法,設Y為圖像的亮度分量,Cb、Cr分別為Y對應的兩個色度分量;式(1)為模式判決式:
????????????????????????(1)
由式(1)可得到Y分量、Cb和Cr分量各自最優的模式;其中,Distortion為在某一模式下圖像與原始圖像之間的失真,λ為一個常系數,Bitrate為傳輸該模式及該模式下的偏移值所需要的比特率,Cost為某一模式下的代價值;
設EO為邊緣補償,BO為條帶補償,EO和BO為SAO模式判決中的兩種基本模式;EO模式下根據比較的相鄰像素的不同位置,分為四種模式:EO_0、EO_1、EO_2、EO_3,設c為當前像素點,a和b為所需比較的相鄰像素點,則模式EO_0?的像素點位置為自左至右為a、c、b,模式EO_1的像素點位置為自上至下為a、c、b,模式EO_2的的像素點位置為左上、中間、右下對角線分別為a、c、b,模式EO_3的像素點位置為右上、中間、左下對角線分別為a、c、b;
其特征在于:設Quarter-LCU為基本單元,該基本單元中,Y分量為32x32大小的像素點塊,Cb和Cr分量為16x16大小的像素點塊;一個LCU中分為四個Quarter-LCU:Quarter-LCU_0、Quarter-LCU_1、Quarter-LCU_2、Quarter-LCU_3;處理的順序依次從Quarter-LCU_0,Quarter-LCU_1,Quarter-LCU_2到Quarter-LCU_3進行;具體步驟為:
(1)對Quarter-LCU_0的處理:式(1)中的Distortion通過式(2)獲得,其中N為在符合某一模式下的某一類別的像素點的個數,offset為該類別的偏移量;E可通過式(3)獲得,C為屬于某一模式下的某一類別的像素點的集合,s(k)為C集合中某一點位置的原始像素值,x(k)為與s(k)相對應位置的經過去方塊濾波器以后的像素值;offset可通過式(4)得到;由于每個模式下的每個類別的偏移量都是基于一個LCU的,所以這里對于Quarter-LCU_0的處理,獲取該區域Y分量、Cb和Cr分量下每個模式下每個類別的N和E的值,將N和E值先保存;
(2)對于Quarter-LCU_1的處理:對于Quarter-LCU_1的處理過程與Quarter-LCU_0相同,保存該區域Y分量、Cb和Cr分量下每個模式下每個類別的N和E的值;
(3)對于Quarter-LCU_2的處理:對于Quarter-LCU_2的處理過程與Quarter-LCU_0相同,保存該區域Y分量、Cb和Cr分量下每個模式下每個類別的N和E的值;
(4)對于Quarter-LCU_3的處理:對于Quarter-LCU_3的處理過程與Quarter-LCU_0相同,保存該區域Y分量、Cb和Cr分量下每個模式下每個類別的N和E的值;
(5)獲得最終的最優模式:將步驟(1)、(2)、(3)、(4)中得到的各個模式下各個類別的N和E值分別加起來,即為整個LCU各個模式下的各個類別最終的N和E值:?
①?獲得Y分量、Cb和Cr分量BO模式下最終的4個偏移量
Y分量的BO模式有32個類別,根據標準需要連續四個類別的offset,通過式(5)獲得最優的四個偏移量;其中,Distortioni為四個連續類別的失真值,i=0,1,2,3,λ為以常數,Bitrate為傳輸該模式、起始類別及四個偏移量所需要的碼流;BO模式一共有32個類別,分為29種不同起始的連續四個類別,這29種不同起始的連續四個類別,通過式(5)進行比較哪種起始的Cost的值最小,即選擇該起始的連續四個類別;Cb和Cr分量的BO模式下四個偏移量的值獲取方式和Y分量類似;
②?獲得Y分量、Cb和Cr分量各自的最優模式及其4個偏移量
對于Y分量有EO_0、EO_1、EO_2、EO_3、BO這五種模式需要判決,每個模式下有四個類別,每個類別有一個偏移量,通過式(5)判決得出;此時,式中的Distortioni為某一模式下四個類別的失真值,i=0,1,2,3,Bitrate為在該模式下傳輸所需的碼流;通過比較這五種模式下哪種模式的Cost值最小,最優模式即為該模式,最終的四個偏移量即為該模式下的四個偏移量;Cb和Cr分量的最優模式判決以及最優模式下的四個偏移量的獲取過程與Y分量類似;
???????????(2)
????????????????????(3)
???????????????????????????????(4)
???????(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未經復旦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389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