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二苯乙基聯苯酚聚氧乙烯醚的改性硅烷化金屬表面前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81937.3 | 申請日: | 2013-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16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華;楊家坤;劉賀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宿州市龍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C22/34 | 分類號: | C23C22/3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循環經***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二苯 乙基 聯苯 酚聚氧 乙烯 改性 硅烷 金屬表面 處理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含二苯乙基聯苯酚聚氧乙烯醚的改性硅烷化金屬表面前處理劑,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組分制成:去離子水100、改性偶聯劑10-15、乙醇10-15、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0-40、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0-30?、全氟辛酸鈉0.001-0.004、樹木灰0.3-0.5、丙烯酸乳液?4-6、羧甲基纖維素鈉2-3、司盤80?0.4-1.0、二苯乙基聯苯酚聚氧乙烯醚0.2-0.5、乙酸鑭?0.005-0.01、植酸?0.1-0.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二苯乙基聯苯酚聚氧乙烯醚的改性硅烷化金屬表面前處理劑,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組分制成:去離子水100、改性偶聯劑12、乙醇14、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5、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5、過氧化二異丙苯?1.5、全氟辛酸鈉?0.0026、樹木灰0.4、丙烯酸乳液?5、羧甲基纖維素鈉?2、司盤80?0.6、二苯乙基聯苯酚聚氧乙烯醚0.4、乙酸鑭?0.007、植酸0.25。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二苯乙基聯苯酚聚氧乙烯醚的改性硅烷化金屬表面前處理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改性偶聯劑制備
???將水溶性納米級硅溶膠加入4-5%納米鋅粉、3-5%氧化鐵、4-6%2-氨乙基十七烯基咪唑啉,混合加熱至95-115℃,20-30分鐘后冷卻即可;
(2)在攪拌釜中按配方比例量先加入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然后加入過氧化二異丙苯,以300-400rpm的速度攪拌3-4分鐘后,再加入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300-400rpm的速度攪拌3-5分鐘后,將全氟辛酸鈉和樹木灰加入其中,在室溫下和惰性氣體保護的條件下,再以350-450rpm的速度攪拌30-40分鐘,得到復配硅烷偶聯劑A;
(3)?按配方比例將去離子水注入攪拌釜中,攪拌狀態下將步驟(1)制得的改性偶聯劑加入釜中,攪拌1-2分鐘后,再加入乙醇,繼續攪拌2-3分鐘后,再加入丙烯酸乳液?,攪拌5-6分鐘,得到混合溶液B,攪拌速度為2000~2500rpm;
(4)將A和B混合,再依次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司盤80、二苯乙基聯苯酚聚氧乙烯醚、植酸,攪拌狀態下,于55-65℃條件下恒溫反應,得到混合溶液C;
(5)?最后加入乙酸鑭?,攪拌10-15分鐘后,過濾得到最終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宿州市龍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宿州市龍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193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23C 對金屬材料的鍍覆;用金屬材料對材料的鍍覆;表面擴散法,化學轉化或置換法的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真空蒸發法、濺射法、離子注入法或化學氣相沉積法的一般鍍覆
C23C22-00 表面與反應液反應、覆層中留存表面材料反應產物的金屬材料表面化學處理,例如轉化層、金屬的鈍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體
C23C22-73 .以工藝為特征的
C23C22-78 .待鍍覆材料的預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