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修復土傳病害土壤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80232.X | 申請日: | 2013-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44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雙喜;呂衛光;鄭憲清;袁大偉;陶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東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瀛西果蔬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B09C1/00 | 分類號: | B09C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張艷 |
| 地址: | 20110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修復 病害 土壤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壤微生態環境修復和防治土傳病害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修復土傳病害土壤的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土傳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體在條件適宜時從作物根部或莖基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主要包括一些具有侵染能力的病原真菌、細菌、線蟲等,侵染植物根部造成植物枯萎、猝倒、青枯、腐爛等癥狀的一類植物病害。土傳病害主要有各種蔬菜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瓜、果、豆類蔬菜的枯萎病;茄子等的黃萎病;茄果類蔬菜的青枯病;黃瓜、芹菜、木耳菜的根結線蟲病;大白菜等的軟腐病;蘆筍的莖枯病等。這些病害除了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在幼苗期發生外,大部分苗期發生不明顯,一般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開花結果)時開始發生,直至生長后期,其受浸染后寄主在體內潛伏期較長。
土傳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在土壤里越冬(夏),依賴土壤腐蝕質和殘枝敗葉殘存物質內寄息,在土壤內存活的時間較長,一般枯萎病菌在土壤內可存活5—6年之久,故稱之為土壤習居菌。土傳病害具有以下特點:①土傳病害是一種積年流行病害。在多種蔬菜常年連作的溫室、大棚內,土壤的溫度、濕度和營養條件對病原菌繁殖十分有利,土傳病害發生特別普遍和嚴重。②缺少經濟有效的防治方法。引起土傳病害的病原菌種類多,多數屬于兼性寄生菌,寄主范圍廣泛,對土壤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存活方式多樣;此外,傳染性病害的危害部位是葉、莖、花、果為主,而土傳病害的危害部位是植株地下部位的根、莖為主,以侵染寄主植物的維管束,逐漸向上延伸,由病原菌在維管束內繁殖,阻塞其輸送營養物質,致使植株在短期內枯萎死亡。③土傳病害發生的原因復雜。大多數土傳病害是多種有害微生物復合侵染造成的,土壤環境因子如pH、溫度、濕度、營養狀況也是影響致病過程的主要因素。因此,目前在農業生產和植物培養過程中,防治土傳病害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關于土傳病害的防治主要包括輪作、培育抗病品種和使用化學藥劑。其中輪作防病被廣泛使用,但對一些特殊經濟作物或特定地區無法達到合理輪作要求的,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常規抗病育種由于存在兩方面的問題而進展緩慢:一是利用單一抗性基因使得土傳病原菌發展成為新的小種,二是抗源材料匱乏使常規育種滿足不了生產上的需要,而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進行抗土傳病害育種的工作也尚處于探索階段。由于土傳病菌分布在土壤中的深度和廣度較大,化學藥劑也難于有效防治,此外,化學藥劑的長期使用帶來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如破壞生態平衡、造成次要病害猖獗、藥劑殘留造成水源土壤的污染、引起人畜中毒、抗性喪失等問題。曹志平等提出了一種土傳病害防治方法(申請號CN200410004767),將待消毒土壤覆以VIF膜,然后向膜內土壤施用35-40g/m2土壤的甲基溴原劑,或70-80g/m2土壤的37%水劑威百畝進行土壤消毒。李寶聚等提出了一種防治設施蔬菜土傳病害的土壤消毒方法(申請號CN200510012204),主要采用悶棚,灌水、撒生石灰等措施來進行土壤消毒。郭堅華等提出了一種防治植物土傳病害的堆肥法(申請號CN02112558),主要是將生防細菌菌株芽孢桿菌、假單胞菌、沙雷氏菌、埃希氏菌、棒桿菌制成生防菌劑,然后在有機肥中加入這種生防菌劑,再進行堆肥。以上方法主要采用物理化學的方法,短時期內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可持續性較差。
蚯蚓是土壤中生物生物量最大的動物類群之一,在維持土壤生態系統功能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并改善結構,還能促進酸性或堿性土壤變為中性土壤,增加磷、鉀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適于農作物的生長。利用蚯蚓的生命活動來處理有“病”土壤是一項古老而新的生物技術,土傳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壤中具有侵染能力的病原真菌、細菌或線蟲等發生嚴重,而真菌、細菌、線蟲是蚯蚓的天然食物之一,將蚯蚓引入農田,利用蚯蚓的攝食特性,可以減少一部分病原菌數量,而且可以通過蚯蚓的活動以及蚓糞的產生,增加土壤環境的微生物多樣性,蚓糞中的大量微生物對病原菌產生競爭和拮抗作用,改善病土中微生物區系關系,從而達到修復土傳病害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蚯蚓而非傳統物理化學方法來進行土傳病害發生嚴重的土壤修復技術,解決農業土壤土傳病害發生嚴重的問題,同時能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生物活性和增加土壤肥力,可減少化肥用量與改善農田生態環境。該技術管理簡便,可實現一次性投入,多年收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東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瀛西果蔬專業合作社,未經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上海東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瀛西果蔬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8023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制天然砂級配調整系統
- 下一篇:帶自動開啟燈光裝置的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