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包裝機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79996.7 | 申請日: | 2013-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964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特雷弗·貝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國衡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43/18 | 分類號: | B65B43/18;B65B43/46;B65B1/32;B65B51/07;B65B6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包裝機。
背景技術
????包裝機主要用來將干燥的粉體、小顆粒或片狀的成品或原料加入到頂端開口的包裝袋內,然后將裝好料的包裝袋再移動到縫口機前,其包裝質量的好壞會影響產品的運輸和銷售。但是現(xiàn)有包裝機不僅不能對物料進行稱重,用于運送包裝袋的結構復雜,體積大,搬運路程長、耗費時間長,容易發(fā)生掉袋的問題,而且縫制包裝袋的設備結構復雜,操作麻煩,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一不小心就會對操作人員造成損傷;同時包裝袋在輸送的過程中沒有阻擋部件,容易傾斜,使得縫線歪斜,不美觀,甚至包裝袋有些地方都沒有縫線,使包裝袋縫制質量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效率高的包裝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包裝機,包括支架、安裝在所述支架上的出料裝置以及與所述出料裝置連接的縫包裝置,所述縫包裝置包括縫紉結構和夾持結構,所述出料裝置包括進料斗、與所述進料斗連通的螺旋輸送結構、與所述螺旋輸送結構連通的稱重斗以及與所述稱重斗連通的出料倉,所述夾持結構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夾持板,兩個所述夾持板之間具有縫隙,還設有上袋裝置,所述上袋裝置包括安裝在所述支架上的儲袋箱、第一吸出結構、第二吸出結構。
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包裝機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吸出結構與所述儲袋箱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吸出結構低于所述第二吸出結構,所述第一吸出結構、第二吸出結構均與一升降裝置連接。
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包裝機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吸出結構包括第一氣缸、與所述第一氣缸的氣缸臂連接的第一吸盤,所述第二吸出結構包括第二氣缸、與所述第二氣缸的氣缸臂連接的第二吸盤。
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包裝機進一步包括所述出料倉的外壁設置有條形槽。
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包裝機進一步包括所述螺旋輸送結構上固定有至少兩個支撐組件,每個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分別固定在所述夾持板上的兩個支撐柱。
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包裝機進一步包括所述支撐柱的上端呈螺紋狀,所述支撐柱與所述螺旋輸送結構螺紋連接,還設有呈L形的加強桿,所述加強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撐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夾持板上,兩個所述夾持板前部的相對端均呈弧形。
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包裝機進一步包括所述夾持板的下方設有輸送裝置,所述輸送裝置上安裝有阻擋裝置。
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包裝機進一步包括所述輸送裝置包括兩個側板、水平穿過兩個所述側板的第一軸、第二軸以及連接所述第一軸和第二軸的傳送帶,所述第一軸與一電機連接,所述阻擋裝置包括分別安裝在兩個所述側板上的兩個阻擋組件,所述阻擋組件包括至少一個固定在所述側板上的支撐桿、與所述支撐桿連接的擋板。
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包裝機進一步包括所述支撐桿包括橫向桿、與所述橫向桿連接的豎直桿,所述橫向桿的自由端與所述擋板連接,所述豎直桿與所述側板連接。
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包裝機進一步包括所述豎直桿的上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套在所述橫向桿上,所述擋板呈]形,所述橫向桿卡入所述擋板內,所述豎直桿的下端通過鎖緊板固定在所述側板上。
本發(fā)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fā)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jié)約了勞動力,可對包裝袋內的物料進行稱重,包裝袋的上袋位置準確且不會掉落,設置的阻擋裝置始終使包裝袋的袋口處于豎直狀態(tài),便于縫線,支撐柱與支板螺紋連接,便于調節(jié)夾持板與輸送裝置之間的距離,便于適用不同大小的包裝袋,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2、支架,4、出料裝置,6、縫包裝置,8、縫紉結構,10、夾持結構,12、進料斗,14、螺旋輸送結構,16、稱重斗,18、出料斗,20、夾持板,22、縫隙,24、上袋裝置,26、儲袋箱,28、第一吸出結構,30、第二吸出結構,32、包裝袋,34、開口,36、升降裝置,38、第一氣缸,40、氣缸臂,42、第一吸盤,44、第二氣缸,46、氣缸臂,48、第二吸盤,50、條形槽,52、支撐柱,54、加強桿,56、輸送裝置,58、阻擋裝置,60、側板,62、第一軸,64、第二軸,66、傳送帶,68、電機,70、支撐桿,72、擋板,74、橫向桿,76、豎直桿,78、套筒,80、鎖緊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國衡機電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國衡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999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奶牛復合抗熱應激劑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利用黃姜生產的蛋白飼料及其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