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煙囪內筒水平段的非剛性支吊系統及煙囪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79815.0 | 申請日: | 2013-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27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黎大勝;蔡洪良;楊薇;徐勍;陳飛;潘炎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E04H12/28 | 分類號: | E04H12/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蔡繼清;翁霞 |
| 地址: | 20006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囪 水平 剛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火力發電領域,具體涉及火力發電廠中的煙囪。
背景技術
傳統懸掛式煙囪內筒的水平段采用剛性支座,限制了內筒的豎直段變形,無法釋放煙囪內筒的熱位移,從而會在內筒產生相當大的熱應力,甚至導致內筒屈曲破壞。具體地,煙囪內筒受到熱煙氣溫度作用,會因熱脹冷縮而變形,這種變形導致的豎向位移量沿內筒軸線從懸掛點向下積累,至底部水平段時達數十毫米甚至更多。
為消除豎直段豎向熱變形引起的不利影響,只能在豎直段底部設置膨脹節以協調變形,但是膨脹節價格較高,使用壽命有限,將會增加煙囪的建設費用和使用維護費用,而且設置膨脹節對煙囪內部平臺的布置有影響,不利于平臺的優化設計。
對于煙囪水平段的支座,理想的狀態是既能承載豎向荷載,又能允許豎向變位。一般的支座有剛性支座和滑動支座,剛性支座能夠承載豎向荷載,但是無法提供豎向變位能力,滑動支座能夠提供變位能力,但是無法承載豎向荷載,這顯然是一對矛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煙囪內筒的非剛性支吊系統,其既能承載施加在煙囪內筒水平段的荷載,又能提供豎向變形能力以吸收煙囪內筒豎直段的豎向熱變形。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煙囪內筒水平段的非剛性支吊系統,所述煙囪設有煙囪內筒和煙囪外筒,所述外筒底部設有用于供煙囪內筒水平段穿過的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剛性支吊系統包括:
鋼支承環,所述鋼支承環箍在所述煙囪內筒水平段的外側,對所述煙囪內筒水平段加以支撐和固定;
非剛性支吊裝置,用于對所述鋼支承環加以支撐或懸吊,使所述鋼支承環能夠承載施加在所述煙囪內筒水平段的豎向荷載,并提供豎向變形能力以吸收煙囪內筒豎直段的豎向熱變形;
水平限位裝置,用于約束所述鋼支承環的水平移位;其中,
所述非剛性支吊裝置和所述水平限位裝置的一端與所述鋼支承環連接,另一端與煙囪外筒連接。
優選地,所述煙囪內筒水平段與煙囪內筒豎直段直接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非剛性支吊裝置的一端固定于煙囪外筒的洞口頂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鋼支承環上;所述水平限位裝置為設置在煙囪外筒的洞口底壁上的兩個水平限位件。
優選地,所述非剛性支吊裝置為彈簧,所述彈簧數量為兩個并分布在煙囪內筒水平段的中心軸線的兩側,所述兩個限位件分布在煙囪內筒水平段的中心軸線的兩側。
優選地,所述非剛性支吊裝置的一端固定于煙囪外筒的洞口底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鋼支承環上;所述水平限位裝置為設置在煙囪外筒的洞口側壁上的兩個水平限位件。
優選地,所述非剛性支吊裝置為彈簧,所述彈簧數量為兩個并分布在煙囪內筒水平段的中心軸線的兩側,所述兩個限位件分布在煙囪內筒水平段的中心軸線的兩側且高度與煙囪內筒中心軸線高度相同。
優選地,所述非剛性支吊裝置與水平限位裝置由單個構件構成,所述構件具有非剛性支吊功能和水平限位功能。
優選地,所述構件由彈簧以及與彈簧成一體的水平限位件組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火力發電廠中的煙囪,所述煙囪包括煙囪外筒和煙囪內筒,所述煙囪內筒包括煙囪內筒豎直段和煙囪內筒水平段,所述煙囪內筒水平段與煙囪內筒豎直段直接固定連接,且所述煙囪還包括上面所述的非剛性支吊系統。
本發明的煙囪內筒的非剛性支吊系統具有支承和變位能力,能支承煙囪水平段的荷載,同時釋放對結構不利的熱位移,達到既能提供豎向承載力,又能允許豎向變形的理想狀態。本系統采用的非剛性支吊裝置價格不高,遠低于傳統做法增加膨脹節的造價,經濟效益顯著,且幾乎是免維護。本系統采用無焊接施工工藝,安裝方便,同時避免現場施焊帶來的消防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煙囪內筒水平段的非剛性支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煙囪內筒水平段的非剛性支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煙囪內筒水平段的非剛性支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點和優點。應理解的是,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并不是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而只是為了說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精神。
技術術語解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未經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98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