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液壓頂升機泵艙吊耳負荷試驗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79712.4 | 申請日: | 2013-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42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馬寧;張力;程小賓;杜學之;張偉;姜濤;里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葫蘆島天開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 地址: | 125003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頂升機泵艙吊耳 負荷 試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船舶行業(yè)泵艙吊耳負荷試驗領域,具體地說是液壓頂升機泵艙吊耳負荷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機泵艙吊耳在現(xiàn)行階段安裝完成后,只做焊前及焊后的報驗,并不試驗吊耳負荷,當船塢內(nèi)搭載階段,應顧客要求需要對吊耳進行負荷試驗時,而此階段的施工條件和環(huán)境不能滿足應用拉力計和吊配重鐵的方法進行負荷試驗。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不能應用拉力計和吊配重鐵進行吊耳負荷試驗的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液壓頂升機泵艙吊耳負荷試驗方法。該方法通過液壓油頂和杠桿原理相結合的方法模擬吊耳所受的負荷,解決泵艙吊耳負荷試驗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
試驗設備結構:在機泵艙吊耳上設有加強筋,試重工裝上設有板眼,板眼與吊耳相連接;在第一液壓油頂和第二液壓油頂上分別設有棒料,棒料頂端頂在加強筋上;第一液壓油頂和第二液壓油頂分別通過油管連接有手動液壓油泵,在油管上設有壓力表。
吊耳試驗方法:
1、準備:根據(jù)現(xiàn)場測量的數(shù)據(jù),加工用于液壓油頂延長用的棒料,同時檢查手動液壓油泵里的油是否加滿。?
2、安裝:在泵艙吊耳上裝試重工裝上,水平平衡放置,通過試重工裝上的眼板與吊耳相連,再分別把第一液壓油頂和第二液壓油頂放在工裝的兩端,將棒料放在液壓油頂上,使棒料的頂端頂在泵艙的加強筋上,用油管將兩個液壓油頂分別與兩個液壓油泵相連通,在油管上安裝好壓力表。
3、計算壓力:液壓油頂位置確定后,用卷尺測量第一液壓油頂和第二液壓油頂之間的距離,再測量第二液壓油頂?shù)街行牡木嚯x,并做記錄;根據(jù)杠桿力矩平衡公式以第二液壓油頂處為支點,中間吊耳處與第一液壓油頂處構成力矩平衡,吊耳處的拉力及力臂是已知的,測量第一液壓油頂處的力臂,從而計算出第一液壓油頂處的力,再根據(jù)壓強等于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力計算出壓力表數(shù)值,并做記錄。
4、測量:開啟手動液壓油泵給液壓油頂供油,兩個液壓油頂頂端同時加壓,試重工裝向下運動,同時向下拉動吊耳,模擬吊耳負荷狀態(tài),觀察油管上的壓力表讀數(shù),當壓力表讀數(shù)與已計算的壓力表數(shù)值相同時,保持此狀態(tài)5分鐘。
5、檢驗:5分鐘后卸掉施加的拉力,檢查吊耳、泵艙及加強筋結構有無變形,焊縫處有無裂紋。
6、清理:試驗后拆下工裝及液壓油頂,清理現(xiàn)場。
積極效果,本發(fā)明提出的吊耳試驗方法,實現(xiàn)對吊耳的負荷能力的檢驗。擺脫吊耳負荷試驗的空間局限性,操作靈活,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船舶建造的完整性。適宜作為機泵艙吊耳負荷試驗的方法應用。
附圖說明
圖l為本發(fā)明吊耳負荷試驗工裝安裝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杠桿力矩平衡示意圖
圖中,0.肋筋,1.加強筋,2.吊耳,3.板眼,4.棒料,5.第一液壓油頂,6.試重工裝,7.第二液壓油頂,8.手動液壓油泵,9.壓力表,10.油管。
具體實施方式:
實驗設備結構:
據(jù)圖1所示,在肋筋0上設有加強筋1,肋筋底部設有吊耳2;試重工裝6上設有板眼3,板眼與吊耳相連接;在第一液壓油頂5和第二液壓油頂7上分別設有棒料4,棒料頂端頂在加強筋上;第一液壓油頂和第二液壓油頂分別通過油管10連接有手動液壓油泵8,在油管上設有壓力表9。
據(jù)圖2所示,F(xiàn)2為支點,吊耳承受的拉力F,液壓頂?shù)某惺芰镕1,L、L1為力臂。
吊耳試驗方法:
1、準備:根據(jù)現(xiàn)場測量的數(shù)據(jù),加工用于液壓油頂延長用的棒料,同時檢查手動液壓油泵里的油是否加滿。?
2、安裝:在泵艙吊耳上裝試重工裝上,水平平衡放置,通過試重工裝上的眼板與吊耳相連,再分別把第一液壓油頂和第二液壓油頂放在工裝的兩端,將棒料放在液壓油頂上,使棒料的頂端頂在泵艙的加強筋上,用油管將兩個液壓油頂分別與兩個液壓油泵相連通,在油管上安裝好壓力表。
3、計算壓力:液壓油頂位置確定后,用卷尺測量第一液壓油頂和第二液壓油頂之間的距離,再測量第二液壓油頂?shù)街行牡木嚯x,并做記錄;根據(jù)杠桿力矩平衡公式以第二液壓油頂處為支點,中間吊耳處與第一液壓油頂處構成力矩平衡,吊耳處的拉力及力臂是已知的,測量第一液壓油頂處的力臂,從而計算出第一液壓油頂處的力,再根據(jù)壓強等于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力計算出壓力表數(shù)值,并做記錄。
4、測量:開啟手動液壓油泵給液壓油頂供油,兩個液壓油頂頂端同時加壓,試重工裝向下運動,同時向下拉動吊耳,模擬吊耳負荷狀態(tài),觀察油管上的壓力表讀數(shù),當壓力表讀數(shù)與已計算的壓力表數(shù)值相同時,保持此狀態(tài)5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97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光伏組件用護角
 - 下一篇:一種電動開合式羅馬桿軌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