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陸地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78762.0 | 申請日: | 2013-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15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雨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雨順 |
| 主分類號: | G01C11/00 | 分類號: | G01C11/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黃美成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勞動西路***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陸地 數字 攝影 測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陸地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視覺科學已從立體眼鏡重現立體影像轉向計算機視覺技術進行影像匹配與影像識別,完成影像幾何與物理信息的自動提取,雖然計算機視覺科學能代替立體眼鏡觀察立體測量與識別,但是這種影像匹配與影像識別無法實現影像空間立體視覺。
現有陸地全數字三維坐標測量儀行業經歷了從照相機干板拍攝到數碼照相機與全站儀拍攝的進程,人們外出操作時,不能實地實時地觀察所拍攝的立體相對空間成像,只能回到室內依靠光和儀器的幫助重現立體影像,直接影響所拍攝的三維地形無縫連接成圖的要求,另外,該系統功能單一,只能適應陸地攝影測量,更談不上直接裸眼觀察景物或地形的空間立體成像,不能實現人機虛擬實境的空間影像互動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陸地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該陸地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能拍攝并觀察三維地形立體圖像,技術創新巧妙。
本發明參考了現有的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儀器),依據電腦三維地球觀察儀技術(曾獲國家專利),根據光學反射折射定律和非對稱視場光路像差反射成像觀察法設計完成。
一種陸地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包括攝影系統和量測系統;
所述攝影系統包括微機2、立體相對空間成像儀4及圓盤形陣列式數碼相機5;
所述圓盤形陣列式數碼相機和立體相對空間成像儀均與所述微機相連,所述圓盤形陣列式數碼相機通過活頁安裝于立體相對空間成像儀頂部;
所述量測系統包括工作臺1及與所述微機相連的三維坐標測量儀3和與三維坐標測量儀配套使用的繪圖桌21;
所述工作臺內部中空,且固定安裝有所述三維坐標測量儀,所述微機放置于所述工作臺下方,所述立體相對空間成像儀設置于所述工作臺的臺面上;
所述工作臺上設有鍵盤6,所述三維坐標測量儀的X手輪7和Y手輪8均設置于工作臺前面板上,所述三維坐標測量儀的Z腳盤設置于工作臺的下方,所述鍵盤、X手輪、Y手輪及Z腳盤均與微機相連;
所述微機上設有兩個立體相對的第一光盤倉12和第二光盤倉13。
所述立體相對空間成像儀包括箱體、放大透鏡15、光學玻璃球24、半球形內弧形顯示屏25及兩側的第一立體音箱16和第二立體音箱17;
所述箱體除一個非密封側面外,其余的五個面均為密封面;
所述放大透鏡、光學玻璃球及半球形內弧形顯示屏均設置于所述箱體內,光學玻璃球設置于放大透鏡和半球形內弧形顯示屏之間,放大透鏡的外立面為平面,放大透鏡的內立面為弧形曲面;放大透鏡設置于箱體的非密封面處;
所述半球形內弧形顯示屏與微機相連。
所述光學玻璃球與放大透鏡內立面之間的最短間距為2cm~8cm;光學玻璃球與放大透鏡的直徑相同,光學玻璃球與半球形內弧形顯示屏之間的最短間距為2cm~8cm。
所述X手輪、Y手輪及Z腳盤內均設有金屬陶瓷角度傳感器。
所述圓盤形陣列式數碼相機的目鏡側設有平板電腦28,圓盤形陣列式數碼相機與平板電腦相連,平板電腦與微機相連。
所述平板電腦的顯示屏上貼有一張偏振光膜。
所述圓盤形陣列式數碼相機安裝于全站儀上,圓盤形陣列式數碼相機下方橫向設有金屬圓孔27,全站儀的望遠鏡筒29橫軸上設有螺絲,所述螺絲緊固于所述金屬圓孔中。
還包括全站儀26,所述全站儀架設于金屬三腳架上30。
還包括測標金屬板31及固定于測標三腳架32上的測標桿,所述測標金屬板中心設有圓孔33,所述測標金屬板長寬尺寸為1m×1m,所述測標金屬板中心的圓孔安裝在測標桿頂端,測標桿所在的垂線與埋標的標心對準。
所述的鍵盤為無線鍵盤6,所述微機上設有無線通信接收器及插口14。
微機中加載有3D圖形顯示卡和IMAX3D數字影像增加器
本系統微機中采用V-STARS軟件。
所述的陣列式數碼相機縱向或橫向之間的間距排列均在4.5—7.5公分之間。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創新了影像空間立體視覺測量。專供人用肉眼直接觀察三維地形影像空間立體視覺成像。其原理:采用光學玻璃球立體成像法,依靠光和儀器的幫助,建筑起人雙眼與實像雙眼空間非對稱視場光路,從而使人產生影像空間立體視覺,裸眼觀測立體相對影像在空間立體成像,是一項未來技術創新與產業革命,它對豐富人們空間立體想象力十分有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雨順,未經李雨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87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