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老年性便秘的中藥灌腸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77381.0 | 申請日: | 2013-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64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夏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夏麗華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8 | 分類號: | A61K36/8998;A61P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400 山東省臨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老年性 便秘 中藥 灌腸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老年性便秘的中藥灌腸劑。
背景技術
便秘是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糞便在腸內停留過久超過48小時以上,致糞便水份吸收過多,糞便干燥而硬,以致欲便而艱澀不暢的一種病證。老年人由于消化腺功能退化,胃腸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功能減慢,排便反射遲緩,以至于大便在體內的時間過長,水分過多吸收,導致大便更加干硬,更難排除體外。另外老年人運動量較少,牙齒缺失,粗纖維的食物進食過少,部分合并精神因素,造成了老年人患老年性便秘的機率明顯增加。據統計95%的老年性便秘多是功能性的,西藥治療目前療效不明顯。而中藥遠期效果好,安全性高,且中藥可以辨證論治,針對性較強,對便秘有較高的治愈率,停藥之后仍可保持大便通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老年性便秘的中藥灌腸劑。本病屬中醫的虛秘范疇,常見原因有腸胃積熱、氣機郁滯、氣血虧虛、陰寒凝滯。老年人久病體虛,其機體臟腑陰陽氣血虧虛,導致胃腸傳送不利而形成便秘。中醫認為治療原則為祛實補虛,潤腸通便,益氣養血,溫陽理氣,潤燥健脾。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治療老年性便秘的中藥灌腸劑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制成:麥芽15-25份、白脂麻15-30份、血風藤15-25份、白蘇梗8-15份、竹根七12-16份、干地黃12-20份、白櫟蔀35-40份、姜味草5-10份、甘草4-6份。
優選的,麥芽20份、白脂麻18份、血風藤20份、白蘇梗11份、竹根七15份、干地黃16份、白櫟蔀38份、姜味草8份,甘草5份。
制備方法將上述中藥水煎,再將煎液濃縮成400ml保留灌腸。
方中:白脂麻潤燥滑腸;血風藤、白蘇梗補益氣血,補中益氣;竹根七、干地黃滋陰瀉火,補虛益氣、滋陰養血;麥芽健脾補胃、和中理氣;白櫟蔀、姜味草健脾消積,溫中理氣、暖胃;甘草有補脾益氣之功,可緩和藥性,調和諸藥。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62例,均為門診患者,按隨機數字表,將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2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55~79歲,平均62.5歲,病程5個月~3年。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為56~80歲,平均63歲,病程6個月~3.5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診斷標準患者年齡56歲以上,12個月內至少有25%時間排便每周<3次,排便費力,便干結;或便量少,或伴直腸脹感或長時間無便意,且經鋇劑灌腸造影、結腸鏡檢查排除結腸器質性病變。
3、治療方法治療組患者使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灌腸劑,稱取麥芽20g、白脂麻18g、血風藤20g、白蘇梗11g、竹根七15g、干地黃16g、白櫟蔀38g、姜味草8g,甘草5g。將上述中藥用水煎,再將煎液濃縮成400ml保留灌腸,每晚1次,灌腸時,藥溫以37-39℃為宜,注入一次性輸液器中,將輸液器下端插入一次性肛管,灌腸前要用石蠟油潤滑肛門及肛管,將肛管緩慢插入15~20cm,將中藥濃煎液緩慢灌入,注意肛管要細、插管要深、注入速度稍慢,以便使灌腸液更好的吸收;對照組給予莫沙必利每次5mg,口服,每天3次。兩組均10天為一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中間間隔2天。
4、療效標準顯效:大便1~2次/1~2日,排便困難及合并的癥候群全部消失;有效:大便次數較治療前有增加,排便困難及合并的癥候群部分消失或明顯好轉;無效:治療后與治療前以上癥狀無明顯變化。
5、治療結果治療組32例,其中顯效13例(40.6%),有效16例(50%),無效3例(9.4%),總有效率90.6%;對照組30例,其中顯效7例(23.3%),有效12例(40%),無效11例(36.7%),總有效率63.3%。兩組比較,治療組治愈率、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可比性。P<0.05。,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稱取麥芽20g、白脂麻18g、血風藤20g、白蘇梗11g、竹根七15g、干地黃16g、白櫟蔀38g、姜味草8g,甘草5g。將上述中藥用水煎,再將煎液濃縮成400ml保留灌腸。
實施例二:稱麥芽15g、白脂麻15g、血風藤25g、白蘇梗8g、竹根七12g、干地黃20g、白櫟蔀35g、姜味草5g,甘草6g將上述中藥用水煎,再將煎液濃縮成400ml保留灌腸。
實施例三:稱取麥芽25g、白脂麻30g、血風藤15g、白蘇梗15g、竹根七16g、干地黃12g、白櫟蔀40g、姜味草10g,甘草4g。將上述中藥用水煎,再將煎液濃縮成400ml保留灌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夏麗華,未經夏麗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73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時段高壓陡脈沖癌癥治療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三七皂苷R1的新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