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復方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76887.X | 申請日: | 2013-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22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費海榮;李穎;王媛媛;王展 | 申請(專利權)人: | 費海榮 |
| 主分類號: | A61K36/804 | 分類號: | A61K36/804;A61K9/36;A61P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龔燮英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缺鐵性貧血 復方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復方組合物制劑,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復方膠囊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缺鐵性貧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由于體內缺少鐵質而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常見貧血,這種貧血特點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組織中缺乏可染色鐵,血清鐵濃度和血清轉鐵蛋白飽和度均降低。典型病例貧血是屬于小細胞低色素型。缺鐵性貧血是貧血中常見類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在生育年齡婦女和嬰幼兒這種貧血的發病率很高上海地區高危人群臨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月經期婦女、妊娠婦女和青少年缺鐵性貧血患病率分別為11.39%、9.28%及9.84%,缺鐵患病率分別為43.3%、66.27%及13.17%;主要的危險因素月經期婦女為月經過多,青少年為營養因素,中老年缺鐵性貧血患者應警惕消化道腫瘤。在鉤蟲病流行地區不但多見,而且貧血程度也比較重。
缺鐵性貧血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貧血的表現:頭暈、頭痛、面色蒼白、乏力、易倦、心悸、活動后氣短、眼花及耳鳴等。癥狀和貧血嚴重程度相關。(2)組織缺鐵的表現:兒童、青少年發育遲緩、體力下降、智商低、容易興奮、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易怒或淡漠、異食癖和吞咽困難。(3)小兒可有神經精神系統異常。
缺鐵性貧血可發生于下列幾種情況,1、鐵的需要量增加而攝入不足:在生長快速的嬰幼兒、兒童、月經過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婦女,鐵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飲食中缺少則易致鐵性貧血。2、鐵的吸收不良:因鐵的吸收障礙而發生缺鐵性貧血者比較少見。3、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鐵性貧血最多見、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潰瘍病、癌、鉤蟲病、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楊酸鹽后發生胃竇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婦女月經過多和溶血性貧血伴含鐵血黃素尿或血紅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的發生是一個較長時間內逐漸形成的。鐵耗竭期,貯存鐵耗盡,血清鐵蛋白減低,此時并無貧血,若缺鐵進一步加重。貯存鐵耗盡,血清鐵蛋白和血清鐵下降,總鐵結合力增高,出現缺鐵性貧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中療程短、療效好、治愈率高的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復方膠囊劑及其制備方法。
為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本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復方藥物由以下原輔料按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大棗150~200、皂礬80~300、生地黃37~41、黃芪70~85、山楂35~50、黃柏99~121、黃芩76~83、富馬酸亞鐵3~5、蔗糖67~86、糊精35~65、微晶纖維素90~110、羥甲淀粉鈉58~71、共聚維酮54~66、二氧化硅21~26、硬脂酸鎂9~11、透明薄膜包衣劑18~22。
所述透明薄膜包衣劑由以下原輔料按所示重量份配制,羥丙甲纖維素12.6~15.4、滑石粉3.6~4.4、三乙酸甘油酯1.8~2.2。
所述內容物由以下原輔料按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大棗180、皂礬150、生地黃39、黃芪80、山楂42、黃柏110、黃芩80、富馬酸亞鐵4、蔗糖73、糊精45、微晶纖維素100、羥甲淀粉鈉60、共聚維酮58、二氧化硅23、硬脂酸鎂20、羥丙甲纖維素14.6、滑石粉4、三乙酸甘油酯2.0。
本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復方藥物各組分中醫藥理作用如下,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
皂礬:味酸澀,性寒。歸肝、脾、大腸經、燥濕殺蟲;補血消積;解毒斂瘡。主血虛萎黃;疳積;腹脹痞滿;腸風便血;瘡瘍潰爛;喉痹口瘡;爛弦風眼;疥癬瘙癢。
生地黃:甘苦,涼。清熱生津,涼后,止血;用于熱風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于熱病煩渴、發斑發疹、陰虛內熱、吐血、衄血、糖尿病、傳染性肝炎。
黃芪:味甘,性溫。補氣升陽,益衛囤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主治脾胃虛弱,食少倦怠,氣虛血脫,表虛自汗、盜汗。
山楂:味微甘,性微寒,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散瘀、化痰行氣。用于肉食滯積、癥瘕積聚、腹脹痞滿、瘀阻腹痛、痰飲、泄瀉、腸風下血等。
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除骨蒸清虛熱。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費海榮,未經費海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688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適用于有溫度要求的乳化機
- 下一篇:一種草莓的無土栽培基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