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止倒流的注射成型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75143.6 | 申請日: | 2013-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47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全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米莫金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3/22 | 分類號: | B22F3/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2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止 倒流 注射 成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金屬粉末注射成型的模具,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防止倒流功能的模具,屬于粉末冶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是將現代塑料注射成型技術引入粉末冶金領域而形成的一門新型粉末冶金成型技術。其基本工藝過程是:首先將固體粉末與有機粘接劑均勻混煉,經制粒后在加熱塑化狀態下用注射成型機注入模具模腔內固化成型,然后用化學或熱分解的方法將成型坯中的粘接劑脫除,最后經燒結致密化得到最終產品。與傳統工藝相比,具有精度高、組織均勻、性能優異、生產成本低等特點,特別適合于大批量生產小型三維結構復雜的結構零件。
在注射成型過程中,保壓結束后,柱塞或螺桿后退,型腔中壓力解除,這時型腔中的熔料壓力將比澆道入料口處的壓力值高,這時型腔中熔料在壓力作用下通過澆道向澆注系統倒流,使得塑件產生收縮、變形及質地疏松等缺陷。模具是塑件成型工藝中的關鍵,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從模具的結構出發來防止成型過程中保壓結束后倒流現象的產生。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具有防止倒流功能的注射成型模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防止倒流的注射成型模具,包括動模座和與之相配合的定模座,所述動模座和定模座合模后形成塑件腔,所述定模座上開設有與所述塑件腔連接的澆道,所述澆道的出料口與塑件腔內部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上貼近所述澆道的外壁還開設有向內側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冷鐵層。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冷鐵層填滿所述凹槽的內部空間。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凹槽于靠近所述塑件腔的邊緣與塑件腔的外壁不接觸。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凹槽的深度自所述澆道的入料口端至所述出料口端逐深。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凹槽的最大深度為所述入料口寬度的五分之三。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澆道位于所述定模座的中間位置。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本發明的一種防止倒流的注射成型模具,通過在定模座上貼近澆道的外壁開設向內側凹陷的凹槽,凹槽內設置有冷鐵層,冷鐵層加快澆道中熔液冷卻速度,即加快澆道中熔液的固化速度,熔液固化后阻止了型腔中熔料在壓力作用下通過澆道向澆注系統的倒流,達到防止倒流的目的。相對于傳統的模具,具有結構新穎、實用,利于推廣使用的優點。
說明書附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具有防止倒流功能的注射成型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2、動模座,4、定模座,6、塑件腔,8、澆道,10、出料口,12、凹槽,14、冷鐵層,16、入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并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實施例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具有防止熔液倒流功能的注射成型模具,包括動模座2和與之相配合的定模座4,動模座2和定模座4合模后形成塑件腔6,在定模座4上開設有與塑件腔6連接的澆道8,具體的,澆道8的出料口10與塑件腔6的內部連通,在定模座4上貼近澆道8的外壁還開設有向內側凹陷的凹槽12,凹槽12內設有冷鐵層14,冷鐵層14加快澆道8中熔液冷卻速度,即加快澆道8中熔液的固化速度,熔液固化后阻止了塑件腔6中熔料在壓力作用下通過澆道8向澆注系統的倒流,達到防止倒流的目的。
冷鐵層14填滿凹槽12的內部空間,冷鐵層14的面積越大熔液固化的速度就越快,防止倒流的效果更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凹槽12在靠近塑件腔6的邊緣與塑件腔6的外壁不接觸,凹槽12中的冷鐵層14僅僅只是加快澆道8中的熔液固化,并不影響塑件腔6內部熔液的自然冷卻,不會影響成品本身的各項性能。
為了使防止倒流的效果達到做好,經過多次的實驗,得出以下關于凹槽12的具體結構和參數:凹槽12的深度自澆道8的入料口16端至出料口10端逐漸加深,且最大的深度為入料口16寬度的五分之三,澆道8位于定模座4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凹槽12位于定模座4的中間位置,此結構設計能夠使得在不影響產品各項性能的基礎上防止倒流的效果最好。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實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米莫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米莫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51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性能埋弧焊絲、焊縫金屬及其應用
- 下一篇:帶橫向孔桿件鐓制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