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微通道換熱器及其隔板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74477.1 | 申請日: | 2013-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22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葉劍輝;鐘明生;倪雪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9/22 | 分類號: | F28F9/22;F28F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51907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道 換熱器 及其 隔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微通道換熱器分流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微通道換熱器及其隔板。
背景技術
微通道換熱器由于具有節(jié)能、換熱性能突出等優(yōu)點,逐漸被廣泛應用。目前,微通道換熱器主要采用圓管作為集流管,在集流管內設置隔板,將微通道換熱器的流道分隔成數(shù)個流程,實現(xiàn)截流,進而實現(xiàn)分流。通常采用平板式的隔板(隔板為一塊平板),將隔板設置在集流管內的安裝槽上,通過鉚接方式將隔板固定在集流管上。
但是,采用鉚接的方式固定隔板,使得隔板的安裝效率較低,導致整個微通道換熱器的生產效率較低。
另外,在固定隔板的鉚接過程中,需要對集液管施加外力,對集流管產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形,較易使隔板與集流管的內壁產生間隙,安裝可靠性較差,無法達到設計的截流效果。
綜上所述,如何安裝隔板,以提高其安裝效率,進而提高整個微通道換熱器的生產效率,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微通道換熱器的隔板,以提高其安裝效率,進而提高整個微通道換熱器的生產效率。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微通道換熱器。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微通道換熱器的隔板,用于封閉所述微通道換熱器的集液管的流道,該隔板包括:
端部轉動相連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與所述第二平板均設置有用于與所述集液管內壁相抵以限制所述隔板與所述集液管分離的凸臺,所述凸臺設置在所述第一平板遠離所述第二平板的一側和所述第二平板遠離所述第一平板的一側。
優(yōu)選的,上述隔板中,所述第一平板包括相連的第一內板和第一外板,所述第二平板包括相連的第二內板和第二外板;
其中,所述第一外板向遠離所述第二平板的方向傾斜,所述第二外板向遠離所述第一平板的方向傾斜;所述凸臺位于所述第一外板和所述第二外板上。
優(yōu)選的,上述隔板中,所述第一內板、所述第一外板、所述第二內板和所述第二外板均為半圓形板。
優(yōu)選的,上述隔板中,所述第一內板的直徑與所述集液管的內徑相同,所述第一外板的直徑與所述集液管的外徑相同。
優(yōu)選的,上述隔板中,所述第一內板的直徑和所述第二內板的直徑均與所述集液管的內徑相同,所述第一外板的直徑和所述第二外板的直徑均與所述集液管的外徑相同。
優(yōu)選的,上述隔板中,沿所述隔板的插入方向,所述凸臺的厚度逐漸減小。
優(yōu)選的,上述隔板中,所述凸臺的頂面呈三角形、方形或者扇形。
優(yōu)選的,上述隔板中,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為一體式板,且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通過折痕轉動相連。
基于上述提供的微通道換熱器的隔板,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微通道換熱器,該微通道換熱器包括:集液管,設置于所述集液管內且封閉所述集液管的流道的隔板;其中,所述隔板為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微通道換熱器的隔板。
本發(fā)明提供的微通道換熱器的隔板的安裝方法為:轉動第一平板或者/和第二平板,使得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間具有一定的夾角;對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施加作用力,將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插入集液管的安裝槽內并與集液管的內壁相抵;然后撤離對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作用力,使得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回復,直至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與集液管的安裝槽相抵,凸臺與集液管的內壁相抵,限制隔板與集液管分離,使得隔板不能從而集液管中拔出來,實現(xiàn)了隔板與集液管的固定。
本發(fā)明提供的微通道換熱器的隔板,通過凸臺與集液管內壁的卡接,實現(xiàn)了該隔板與集液管的固定連接,與現(xiàn)有技術采用鉚接方式固定隔板相比,無需鉚接,直接將隔板插入集液管即可,很顯然,方便了隔板的安裝,提高了隔板的安裝效率,進而提高了整個微通道換熱器的生產效率。
同時,本發(fā)明提供的微通道換熱器的隔板,通過凸臺與集液管內壁的卡接,實現(xiàn)了該隔板與集液管的固定連接,無需對集液管施加外力,不會對集液管產生不可逆轉的變形,能夠有效保證隔板與集液管的密封連接,可靠性較高,能夠有效保證截流;同時,通過凸臺與集液管內壁卡接,使得隔板安裝的一致性較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換熱器的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44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增雨防雹火箭播撒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液氯汽化器的管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