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部與眼鏡匹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74033.8 | 申請日: | 2013-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60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英;吳荊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曉英;吳荊濤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7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部 眼鏡 匹配 方法 | ||
1.一種面部與眼鏡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用戶的面部圖像數據視頻流;
根據所述面部圖像數據視頻流,提取所述用戶的面部關鍵信息;
根據所述面部關鍵信息,建立所述用戶的頭部姿態模型;
根據所述頭部姿態模型,與眼鏡3D模型進行匹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面部圖像數據,提取所述用戶的面部關鍵信息,其中,所述的面部關鍵信息包括:雙眼位置、耳朵位置、面部輪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面部關鍵信息,建立所述用戶的頭部姿態模型,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雙眼位置,計算瞳距;
根據所述雙眼位置,計算面部中心線;
根據所述雙眼位置,計算所述用戶的頭部偏轉角;
根據所述面部輪廓與所述雙眼位置,確定所述用戶的適應鏡架寬度。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鏡3D模型包括眼鏡模型的瞳距信息、鏡架寬度信息、鏡架材質信息、鏡片的材質信息以及鏡片和境況的顏色信息。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頭部姿態模型,與眼鏡3D模型進行匹配,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頭部姿態模型中的瞳距和所述眼鏡3D模型中第一眼鏡的瞳距信息是否匹配,確定所述第一眼鏡是否能夠使用;
如果所述第一眼鏡能夠使用,則檢查所述頭部姿態模型中的適應鏡架寬度是否與所述第一眼鏡的鏡架寬度信息匹配;
在所述頭部姿態模型中的適應鏡架寬度與所述第一眼鏡的鏡架寬度信息匹配時,將所述頭部姿態模型中的頭部偏轉角,設定為所述第一眼鏡的偏轉角度;
根據所述雙眼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眼鏡的偏轉角度,確定所述第一眼鏡的顯示位置和顯示角度;
按照所述確定的顯示位置和顯示角度,將所述第一眼鏡插入所述用戶的面部視頻流數據,并顯示。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頭部姿態模型中的瞳距和所述眼鏡3D模型中第一眼鏡的瞳距信息是否匹配,確定所述第一眼鏡是否能夠使用,其中,
如果所述第一眼鏡為非近視鏡片,則當所述頭部姿態模型中的瞳距在所述第一眼鏡的瞳距區間之內時,確定第一眼鏡能夠使用;
如果所述第一眼鏡為近視鏡片,則當所述頭部姿態模型中的瞳距等于所述第一眼鏡的瞳距時,確定所述第一眼鏡能夠使用。
7.如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雙眼位置,計算瞳距;具體為:
定位兩個眼睛區域中心位置的距離,作為所述瞳距。
8.如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雙眼位置,計算面部中心線;具體為:
將與所述兩個眼睛的區域中心連線垂直,且與所述兩個眼睛的區域中心連線垂直的線,作為面部中心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雙眼位置,計算所述用戶的頭部偏轉角;具體為:
將所述面部中心線與重力線相交的角度作為頭部偏轉角,其中所述重力線為視角平面內與地平面垂直的一條線。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面部輪廓與所述雙眼位置,確定所述用戶的適應鏡架寬度,具體為:
沿所述雙眼的中心線,畫一條直線;
所述直線與所述面部輪廓左右兩側的交點之間的線段的長度,作為適應鏡架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曉英;吳荊濤,未經劉曉英;吳荊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403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