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體截面溫變測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73589.5 | 申請日: | 2013-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93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獻忠;徐勇;孫德明;張保議;王志剛;李永勝;吳俊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5/20 | 分類號: | G01N25/20;C21D1/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商金婷 |
| 地址: | 25010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體 截面 測定 方法 | ||
1.一種固體截面溫變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用測定儀測量固體在已知環境下的表面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為解決測量過程的斷點,將測量曲線擬合成連續曲線;
(2)對擬合后的測量曲線微分,獲得冷卻速度曲線;
(3)計算被測截面上任意位置的溫度曲線;
(4)計算被測截面上任意位置的冷卻曲線的起始點;
(5)溫度間隔Δti各點的計算;
(6)鋼鐵材料的過冷奧氏體連續、等溫冷卻轉變曲線的疊加;
(7)淬透層深度計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截面溫變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計算被測截面上任意位置的溫度曲線包括平板類溫度曲線計算和圓柱體類、直角柱體類、球體類溫度曲線計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體截面溫變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圓柱體類溫度曲線計算包括如下步驟:
(3.1)f(r/R,R,τ)=Δt/v?f≥0,????(14)
令式(14)中r/R=cn,0≤cn≤1,n=1、2、3...,在0-1的范圍內設置任意數量n的c值,每個c值均代表截面上的一個位置,截面上的每個位置均可計算出一條溫度曲線;
(3.2)將溫度曲線設置相同的溫度間隔Δti,每個溫度間隔均可求出其對應的冷卻或者加熱速度vi和相應的第n條曲線的時間增量Δτni,
式(14)變為:
f(cn,R,Δτni)=Δti/vi?f≥0,????(17)
式中當t0=ts時,Δτni=τn0,為截面上每條溫度曲線的起始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固體截面溫變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包括如下步驟:
(4.1)截面任意位置cn的起始時刻t0=ts,則Δti=Δt0=0,此時設Δτni=τn0,由式(17)得修正時間f(cn,R,τn0)=0,此修正時間為截面位置cn的溫度開始變化時刻,與其相對應的真實時間為函數f(cn,R,τn0)=0中τn0的解;
(4.2)當cn=c1時,可解得τn0=τ10,變換函數中不同的cn值,可得到不同的真實時間τn0值,從而生成溫度ts相同,但真實時間τn0不同的起始點。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固體截面溫變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包括如下步驟:
(5.1)當給定第一個溫度間隔Δt1時,依據表面冷卻曲線和表面冷卻速度曲線,可同時獲得
截面上各條冷卻曲線的第一點的溫度:t1=tA-Δt1=ts-Δt1,以及相對應的冷卻速度v1;
將Δt1、v1帶入式(17)得:f(cn,R,Δτn1)=Δt1/v1;
(5.2)當cn=c1時,由上式可計算獲得第一條冷卻曲線第一點的時間增量Δτ11,則第一條冷卻曲線的第1點的真實時間為:τ11=τ10+Δτ11;
(5.3)當位置為cn時,則第n條冷卻線的第一點的時間為:τn1=τn0+Δτn1。
同理,當給定第i個計算溫度間隔Δti時,則截面任意位置cn的溫度為:
ti=tA-iΔti=ts-iΔti,
相對應的冷卻速度vi,
其修正時間函數為:f(cn,R,Δτni)=Δti/vi;
(5.4)當cn=c1時,可計算獲得Δτ1i,則第一條冷卻曲線在溫度ti時的真實時間為:
位置為cn時,可計算獲得Δτni,則第n條曲線在溫度ti的真實時間為:
在0≤cn≤1的范圍內,將cn取n個不同定值時,便可形成一族不同定值所代表的截面不同位置的冷卻曲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建筑大學,未經山東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358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