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體抗氧化劑4,6-二(辛硫甲基)鄰甲酚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73588.0 | 申請日: | 2013-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84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湯翠祥;范小鵬;安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323/16 | 分類號: | C07C323/16;C07C319/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麗 |
| 地址: | 300455 天津市漢沽區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體 抗氧化劑 甲基 甲酚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液體抗氧化劑4,6-二(辛硫甲基)鄰甲酚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鄰甲酚、正辛硫醇、多聚甲醛為原料,在本發明的催化劑存在下進行反應,以較短的反應時間高收率得到高純度、幾乎無色的產品。
背景技術
液體抗氧化劑4,6-二(辛硫甲基)鄰甲酚是分子內同時含有受阻酚和硫醚的分子內協效抗氧化劑品種,應用于塑料和合成橡膠中,其易于被乳化,與聚合反應溶劑的相溶解性好,可以安全、衛生、高效均勻地被使用。在一些應用場合,可以替代目前現有的可引起環境污染的抗氧化劑BHT、TNPP等品種,為綠色環保型抗氧化劑品種。
中國發明專利CN102491925A采用中空納米級Al2O3負載H3PO4的催化劑催化合成4,6-二(辛硫甲基)鄰甲酚,催化劑通過浸漬法制備得到,中空Al2O3納米球的直徑約為400-600nm,孔徑為10nm,孔隙距離30nm,80-90%H3PO4浸泡。催化劑通過重新浸泡實現回收。該專利采用酸性負載的固體催化劑,其制備和催化活性難于保證。
日本川口化學申請的專利JP2009114160A以1.81mol正辛硫醇,0.90mol鄰甲酚,2.16mol86%的多聚甲醛在吡咯烷的催化下,100℃反應得到接近無味道的4,6-二(辛硫甲基)鄰甲酚,反應收率為98.8%。該專利方法采用吡咯烷作為溶劑及催化劑價格高,回收困難,造成成本高。
韓國錦湖石油化學申請的專利KR2009038270A中,6.8g鄰甲酚,4g多聚甲醛,18.5g正辛硫醇,0.2當量的二甲胺,5當量的水,0.15當量的乙酸在120℃下攪拌2h得到4,6-二(辛硫甲基)鄰甲酚,反應收率為97%。該方法中同時使用二甲胺和乙酸為催化劑,降低了二甲胺的堿性,使得反應速度和產品反應選擇性劣化。
韓國錦湖石油化學申請的專利US20080081929中,以鄰甲酚,多聚甲醛,正辛硫醇為原料,哌啶水溶液為催化劑,反應得到4,6-二(辛硫甲基)鄰甲酚,反應收率為97%。本專利方法使用哌啶為催化劑,同樣存在著成本高,回收困難的問題。
南京工業大學2007年在化學世界48(2)107-109頁發表合成4,6-二(辛硫甲基)鄰甲酚的方法,該方法以二甲胺為催化劑,反應收率為90%。該方法僅以二甲胺為催化劑,反應收率低,產品品質難于達到高品質,尤其是理想的外觀顏色。
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所申請的專利CN1990467A,鄰甲酚,多聚甲醛,正辛硫醇的反應摩爾比為1:1-6:1-4,反應由催化劑催化反應,反應溫度為50-250℃,反應時間1-6h,其中反應溶劑為甲醇,乙醇等,催化劑的載體為二氧化硅,蒙脫石,活性炭,聚乙烯,聚丙烯,聚乙二醇等,反應收率為98%。該方法采用的催化劑為固體催化劑,但在催化活性及所得產品品質上仍存在著不夠理想的問題。
吉林省九新實業集團化工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CN1515549A,其特征是1mol鄰甲酚,2-4mol多聚甲醛,在用量為鄰甲酚重量0.5-5%的量下加入催化劑Al2O3-H3PO4,反應得到4,6-二(辛硫甲基)鄰甲酚,催化劑也可以用三壬基苯基亞磷酸酯代替,反應收率為99%,純度98%。該方法同樣存在著催化劑的活性難于控制,同時使用三壬基苯亞磷酸酯為催化劑會造成該催化劑難于去除,盡管其也作為抗氧化劑使用,但由于會在使用時水解出具有毒性的壬基苯酚,為目前限制使用的抗氧化劑品種,造成抗氧化劑4,6-二(辛硫甲基)鄰甲酚應用領域受到限制,成為非環保的抗氧化劑。
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申請的專利EP275832A1中,16.22g鄰甲酚,43.88g正辛硫醇,18.02g多聚甲醛,33%的乙醇溶液,4.1g二甲胺,21.4gDMF,回流2h得到61.8g4,6-二(辛硫甲基)鄰甲酚,產品純度94.6%。該方法使用了價格高昂的DMF,其回收困難,造成成本高,同時產品的純度低。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35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密封門體及涉密信息介質銷毀機
- 下一篇:用于模具的開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