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測定鋼帶熱輻射系數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73534.4 | 申請日: | 2013-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66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孔凡慶;喬建軍;聞達;婁德誠;賈松;王樹崗;何研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鋼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1/00 | 分類號: | C21D11/00;C21D9/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麗君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測定 熱輻射 系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帶連續退火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測定鋼帶熱輻射系數的方法。
背景技術
連續退火爐廣泛應用于連續退火和連續熱鍍鋅線,其主要作用為通過連續運行狀態下的高溫加熱和冷卻來完成冷軋鋼帶的退火工藝。溫度控制是退火工藝中最為重要的控制內容,而作為溫度控制依據的輻射高溫計便成為控制退火工藝的關鍵。輻射高溫計是根據物體在整個波長范圍內的輻射能量與其溫度之間的存在函數關系來確定物體溫度的,輻射系數是這個函數關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常數,通常情況下,連續退火爐內輻射高溫計的所使用的輻射系數為一定值,但是,當生產合金元素較高的高強鋼時,如DP780,帶鋼表面輻射系數會發生變化,與普通低碳鋼相差較大,如果仍使用相同的輻射系數會造成測量溫度不準確。同時,由于是連續生產,如果低碳鋼后接高強鋼,當焊縫通過后輻射高溫計測量的高強鋼的溫度會發生明顯變化,不利于退火溫度的穩定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測定鋼帶熱輻射系數的方法,實現了在連續生產作業過程中穩定控制退火爐退火溫度,克服了因生產合金元素較高的高強鋼時鋼帶表面熱輻射系數發生變化而造成的測量溫度不準確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測定鋼帶熱輻射系數的方法,包括:選取已知熱輻射系數的第一鋼帶通過退火爐,記錄退火溫度T1;選取待測熱輻射系數的第二鋼帶通過退火爐,記錄退火溫度T2;調整所述退火溫度T2的數值,實現T2=T1;記錄T2=T1時所述第二鋼帶的熱輻射系數測量值;其中,所述第一鋼帶、所述第二鋼帶結構參數相同。
進一步地,調整退火溫度T2的數值包括:通過輻射高溫計對所述第二鋼帶設定不同熱輻射系數,進而實現T2=T1。
進一步地,所述結構參數包括:鋼帶厚度和/或鋼帶寬度。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鋼帶是低碳鋼。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鋼帶是高強鋼。
進一步地,所述退火爐的溫度保持不變。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測定鋼帶熱輻射系數的方法,在實際測量工作過程中,通過選取相同結構參數的第一鋼帶與第二鋼帶先后通過退火爐,并記錄相應的退火溫度和熱輻射系數,由于第一鋼帶、第二鋼帶結構參數相同,第二鋼帶通過時的實際溫度應與第一鋼帶相同,即通過設定不同的熱輻射系數直到輻射高溫計顯示的第二鋼帶與先通過的第一鋼帶溫度相同,此時輻射高溫計設定的熱輻射系數即為第二鋼帶的熱輻射系數。本發明實現了在連續生產作業過程中穩定控制退火爐退火溫度,克服了因生產合金元素較高的高強鋼時鋼帶表面熱輻射系數發生變化而造成的測量溫度不準確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測定鋼帶熱輻射系數的方法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測定鋼帶熱輻射系數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01:選取已知熱輻射系數的第一鋼帶通過退火爐,記錄退火溫度T1;
步驟S102:選取待測熱輻射系數的第二鋼帶通過退火爐,記錄退火溫度T2;
步驟S103:調整退火溫度T2的數值,實現T2=T1;
步驟S104:記錄T2=T1時第二鋼帶的熱輻射系數測量值;
其中,第一鋼帶、第二鋼帶結構參數相同。
優選地,第一鋼帶是低碳鋼,第二鋼帶是高強鋼。且第一鋼帶、第二鋼帶結構參數包括:鋼帶厚度和/或鋼帶寬度。
本實施例中,步驟S101通過輻射高溫計根據第一鋼帶的熱輻射系數,記錄退火溫度T1。
本實施例中,步驟S102通過輻射高溫計對第二鋼帶設定不同熱輻射系數,進而實現T2=T1。
同時,為保證第一鋼帶、第二鋼帶在測量過程中實際環境溫度相同,步驟S101、步驟S102中退火爐溫度始終保持不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鋼總公司,未經首鋼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35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