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對象跟蹤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73327.9 | 申請日: | 2013-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246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梁玲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理光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7/2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11105 | 代理人: | 張麗新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對象 跟蹤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圖像處理,更具體地涉及計算機視覺技術中的對象跟蹤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人機交互控制系統(tǒng)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心,因為它的操作模式對于用戶來說,非常容易且便利。特別是手勢控制系統(tǒng)對用戶來說,尤其方便。一個有效的手勢識別系統(tǒng)將能提供自然且有效的交互方式。而在手勢識別系統(tǒng)中,非常重要且關鍵的一部分就是手的跟蹤。
為了方便用戶操作,手跟蹤系統(tǒng)不應該要求用戶穿戴任何特殊的設備,如特殊手套,彩色標志物等。同時,手是非剛性物體,具有運動快、易變形、自遮擋等特點,因此手跟蹤技術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
美國專利公開US20100310127A1中公開了一種物體跟蹤方法。在該專利中,采用兩種不同的模板進行跟蹤:初始模板和動態(tài)模板。跟蹤結果由初始模板跟蹤結果和動態(tài)模板跟蹤結果中的一個或兩個決定。同時決策標記單元用來判斷是否需要對動態(tài)模板進行更新。動態(tài)模板通過初始模板和當前目標圖像進行更新。在該專利中,初始模板從不更新,而動態(tài)模板根據(jù)初始模板和目標圖像進行更新。因此,當跟蹤環(huán)境變化太快時,初始模板可能不再適用于當前環(huán)境,因此該跟蹤方法不太魯棒。
2008年2月發(fā)表于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Volume:17,Issue:2)的、作者為Junqiu Wang等的標題為“Integrating Color and Shape-Texture Features for Adaptive Real-Time Object Tracking”的文章中提出了一種基于在線特征選擇的新目標模板更新方法。該跟蹤方法通過聯(lián)合直方圖將最好的兩種特征組合到一起。在該文章中,每8到12幀進行一次特征選擇。通過計算當前模板和初始模板之間的相似度,對目標模板進行更新。該文章提出了一種二選一的更新方法,通過考慮初始模板,先前模板和當前候選圖像之間的關系。在該文章中,初始模板是一種固定模板,由跟蹤啟動前人工標定或者檢測得到的對象形成,在整個過程中都不被更新。
發(fā)明內(nèi)容
現(xiàn)有技術中,許多研究者認為在整個跟蹤過程中,初始跟蹤模板是可信且不被污染的,因此初始跟蹤模板一般在整個跟蹤過程中都進行使用且保持不變。但是,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當跟蹤環(huán)境改變較多時,初始跟蹤模板可能變?yōu)樵肼暎瑥亩档拖到y(tǒng)的魯棒性。
另一方面,為了增強跟蹤方法的魯棒性,跟蹤模板更新非常必要。目前有兩類常用的模板更新方法。第一類為通過當前跟蹤結果圖像進行模板更新,該方法具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性,但容易引入噪聲,導致跟蹤漂移。第二類方法則根據(jù)當前候選圖像和先前模板進行模板更新,該方法在更新過程中,由于目標和背景不完整分類,將緩慢引入噪聲,從而導致模板漂移。
因此,希望提供一種既保證穩(wěn)定性也能保證自適應性的對象跟蹤方法。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對象跟蹤方法,包括:順序輸入圖像;利用第一跟蹤模板確定對象在輸入圖像中的第一位置,以及利用第二跟蹤模板確定對象在輸入圖像中的第二位置,其中第一跟蹤模板基于第一特征集合形成,第二跟蹤模板基于第二特征集合形成,第一特征集合不同于第二特征集合,第一特征集合和第二特征集合的每個包括一個或多個特征;以及基于該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確定對象在輸入圖像中的最終位置,其中,每預定幀數(shù)進行第一跟蹤模板更新,以及根據(jù)預設規(guī)則對第二跟蹤模板進行更新,第二跟蹤模板與第一跟蹤模板獨立進行更新,且第二跟蹤模板的更新頻率低于第一跟蹤模板。
一種對象跟蹤裝置,包括:圖像輸入部件,用于順序輸入圖像;第一跟蹤模板位置確定部件,利用第一跟蹤模板確定對象在輸入圖像中的第一位置,其中第一跟蹤模板基于第一特征集合形成;第二跟蹤模板位置確定部件,利用第二跟蹤模板確定對象在輸入圖像中的第二位置,第二跟蹤模板基于第二特征集合形成,第一特征集合不同于第二特征集合,第一特征集合和第二特征集合的每個包括一個或多個特征;對象最終位置確定部件,基于該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確定對象在輸入圖像中的最終位置;以及第一跟蹤模板更新部件和第二跟蹤模板更新部件,其中,第一跟蹤模板更新部件每預定幀數(shù)更新第一跟蹤模板,以及第二跟蹤模板更新部件根據(jù)預設規(guī)則對第二跟蹤模板進行更新,第二跟蹤模板與第一跟蹤模板獨立進行更新,且第二跟蹤模板的更新頻率低于第一跟蹤模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理光,未經(jīng)株式會社理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332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