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低稻田面源污染側滲的生態田埂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73032.1 | 申請日: | 2013-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01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莉霞;歐洋;祝惠;閻百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2B3/10 | 分類號: | E02B3/1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 地址: | 15008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低 稻田 污染 生態 田埂 | ||
1.一種降低稻田面源污染側滲的生態田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態田埂布設方式為在距離水田5cm~10cm處,挖深度為70cm~100cm、底部寬為40cm~80cm、頂部寬為50cm~100cm的矩形或者倒梯形深溝,使用竹竿和草簾將深溝布設成三個過濾帶,其中靠近稻田一側的為礫石帶,中間的為生物碳帶,靠近溝渠一側的為粘土帶。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降低稻田面源污染側滲的生態田埂,其特征在于礫石帶的底部寬度為10~20cm,頂部寬度為10~20cm。
3.根據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種降低稻田面源污染側滲的生態田埂,其特征在于生物碳帶的底部寬度為10~30cm,頂部寬度為10~30cm。
4.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種降低稻田面源污染側滲的生態田埂,其特征在于粘土帶的底部寬度為20~30cm,頂部寬度為30~50cm。
5.根據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種降低稻田面源污染側滲的生態田埂,其特征在于生物碳帶的原料為稻殼、玉米芯、蘆葦或者秸稈。
6.根據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種降低稻田面源污染側滲的生態田埂,其特征在于粘土帶形狀為矩形或者倒梯形。
7.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種降低稻田面源污染側滲的生態田埂,其特征在于礫石粒徑為3~5mm。
8.根據權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種降低稻田面源污染側滲的生態田埂,其特征在于礫石帶的底部寬度為15cm,頂部寬度為15cm。
9.根據權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種降低稻田面源污染側滲的生態田埂,其特征在于生物碳帶的底部寬度為20cm,頂部寬度為20cm。
10.根據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種降低稻田面源污染側滲的生態田埂,其特征在于粘土帶的底部寬度為25~30cm,頂部寬度為45~5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303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容式MEMS加速度傳感器
- 下一篇:油缸浮動式壓力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