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木耳培養基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72228.9 | 申請日: | 2013-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6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汪盛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盛明 |
| 主分類號: | C05F17/00 | 分類號: | 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3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地 木耳 培養基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地木耳培養基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地木耳,又名地踏菇、念珠藻、地衣、地皮菜,為念珠藻屬的片狀藻類。是出現于太古代,當今地球上遺留最簡單,最原始的植物類群,千百年來繁衍于獨特的荒野環境。據分析,地木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其蛋白質含量高于雞蛋、銀耳,維生素C的含量是紫菜的19倍;同時微量元素鈣、鐵、磷、鋅含量均高出一般食用菌5-15倍。除營養成份外,地木耳在我國多部古典醫學、農學著作中都記載有味甘無毒,可明目益氣,清熱涼血,養胃利腸等,自古以來就是食藥用價值較高的天然野蔬。
但野生地木耳生長需一定的生態環境,平常少見,只在春夏雨后偶出現在不受污染的山地草原上,季節性很強。由于地木耳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鮮活體90%以上為水分,很多特征都顯出低級的性狀。它是由念珠形細胞相聚形成群體生活在地面上,全靠藻體的營養細胞吸收水分、無機鹽以及體外膠質被固氮作用來同化物質進行分裂和生長。近些年來,因人類活動對植被的影響,大氣污染以及過量釆集,野生資源逐年遞減,市場見量很少,而滿足不了人們“菜籃子”的需求。目前為止,國內有報道同科球狀念珠藻葛仙米應用水培,即營養液培養方法(專利申請號:99120005.5),但水培方法對營養液無機鹽配制、培植管理要求較高,生產成本大,推廣應用較為困難。
地木耳營生生長需要一定的特定環境,一是地木耳為氣生型藻類植物,不僅對氣溫、光照有較嚴格的要求,而對下墊面基質(即附著生長的培養基)更是其生存主要條件。野生生存、繁衍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土壤表面,或者混雜在雜草、大樹的基部以及石壁、礫塊上濕生苔蘚植物群中,其營養物質由藻體的營養細胞原生質體從周圍環境中吸取水分,同化空氣中的有機物揮發性物質獲取;二是制約地木耳生長除空氣濕度外,與下墊面基質的含、排水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基質貯水、排水性好,有機物豐厚是決定其生長,產品質量,產量高低的關鍵性因素。
地木耳實施人工栽培,長期以來制約發展的主要原因是栽培過程中,附生生長的下墊面(即基質)貯排水和所需營養供配矛盾難予解決。玉米穗軸(即作物玉米成熟脫粒后的玉米棒)為農產品廢棄物,其結構松軟,孔隙度大,表面凸凹不平,有很好的貯吸肥水能力;芝麻餅(即芝麻榨油后的廢渣)、蠶沙(蠶糞)含鈣量高養分齊全,是優質的有機肥。
地木耳為藻類,喜附生在陰濕有機質豐富含鈣質較高、排水良好的下墊面上。為滿足地木耳豐產培植需要,以一次性供足養分于下墊面基質,以后以常規供水保濕,利用天然環境開展地木耳人工固態無土高產栽培,還無成功案例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以上不足,選用玉米穗軸、芝麻餅、蠶沙為主要原料,經給定工藝,制作出一種供栽培地木耳用的專用培養基。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地木耳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驟:
A、原料預處理:選取無病蟲害、無霉變同品種脫粒后的玉米穗軸,充分曬干,制成干玉米穗軸;
B、配料:取干玉米穗軸100-120重量份、芝麻餅8-9重量份、蠶沙4-5重量份、硫酸鈣0.15-0.2重量份、硼酸0.2-0.3重量份、氧化鈣1-2重量份、水300-400重量份;
C、制作發酵料:取一帶蓋的盛水容器,將芝麻餅、蠶沙倒入,再倒入芝麻餅、蠶沙總重5-6倍的水,加蓋予以密封,發酵25-45天制作成發酵料;
D、調配浸潤液:向另一容器中倒入氧化鈣重量8-10倍的水,再將氧化鈣倒入,攪拌使之溶解,并靜置20-30分鐘;將硫酸鈣先用少量水溶解,再將硼酸倒入并攪拌混合均勻,制成硫酸鈣與硼酸混合液;選一盛水池,先注入80-100重量份水,再依次將全部發酵料、硫酸鈣與硼酸混合液倒入水中,充分攪拌使之混溶制成母液,再往池中加入配料中剩余的水,將母液稀釋,稀釋后的稀釋液呈酸性,取溶解靜置后的氫氧化鈣上清液緩慢倒入并不斷攪拌,將稀釋液PH值調整至6.5-6.8,制成浸潤液;
E、浸潤:將玉米穗軸按每袋5-6公斤裝入塑料編織袋,分批浸入浸潤液中浸泡,使之吸水飽和;
F、制作培養基:將浸潤吸水飽和后的玉米穗軸,可連袋從水中撈出,瀝水后送入干燥機將穗軸干燥,制成成品地木耳培養基。
發明中,所述的芝麻餅為芝麻榨油后的粕餅,經破碎機破碎成1.5cm以下的小塊粒。
為保證成品品質,發明步驟B中,所述的硫酸鈣為化學純。
進一步,步驟F中,瀝水后送入干燥機將穗軸干燥,應干燥至水分13%以下,制成成品地木耳培養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盛明,未經汪盛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222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