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銀杏葉提取物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70709.6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61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謝志建;白培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洋縣志建藥業科技有限公司;陜西洋縣瑞建有機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16 | 分類號: | A61K36/16;A61P7/02;A61P1/18;A61P9/00;A61P35/04;A61K12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723300 陜西省漢中市洋縣***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銀杏葉 提取物 制備 方法 | ||
1.銀杏葉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水洗
將采摘好的銀杏葉用清水沖洗,以去除葉面的灰塵和雜質;
第二步,甩干
將第一步洗凈的銀杏葉放入離心機中,對銀杏葉進行甩干;
第三步,粉碎
將經過第二步處理的銀杏葉放入粉碎機中,對銀杏葉進行粉碎處理,制得銀杏葉粉末;
第四步,水提
將經過第三步處理的銀杏葉粉末使用HCl溶液進行提取,獲得混合提取液;
第五步,上柱
將第四步制得的混合提取液依次進行過濾、冷卻、靜置和離心過濾后,采用大孔樹脂柱對混合提取液進行吸附,使得混合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被大孔樹脂完全吸附;
第六步,解析
將第五步中吸附了銀杏葉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大孔樹脂,使用純凈水沖洗,以去除蛋白質及多糖類大分子雜質,再使用乙醇對所述大孔樹脂進行梯度解析,得到混合解析液,混合解析液經過濃縮得到粗浸膏;
第七步,萃取
向第六步制得的粗浸膏中加入石油醚進行數次萃取,得到混合有石油醚的細浸膏,然后使用旋蒸法使得細浸膏中的石油醚揮發干凈,再向細浸膏中加入無水乙醇使得細浸膏完全溶解,然后依次進行冷卻、沉降、離心過濾和濃縮處理,制得銀杏葉提取物浸膏;
第八步,干燥
將第七步制得的銀杏葉提取物浸膏放入真空干燥機中進行干燥處理,最終制得銀杏葉提取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杏葉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所述粉碎機使用的篩網每平方英寸有20~40個網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杏葉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所述提取具體為:第一次提取,將銀杏葉粉末與PH值為2.8~3.2的HCl溶液按照質量比為1:45~60的比例進行混合形成第一次混合物,并將所述第一次混合物加熱至80~90℃,浸泡3~4小時,然后過濾,分別獲得濾渣以及第一次提取液;第二次提取,將濾渣與PH值為2.8~3.2的HCl溶液按照質量比為1:25~30的比例進行混合形成第二次混合物,并將所述第二次混合物加熱至95~100℃,浸泡2~3小時,然后過濾,獲得第二次提取液;然后將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二次提取液進行混合,得到混合提取液。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杏葉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所述吸附過程中,每噸大孔樹脂柱吸附1噸混合提取液。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杏葉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六步中所述梯度解析具體為:先使用質量為大孔樹脂1~1.5倍的濃度為15%的乙醇溶液進行第一次解析,得到第一次解析液,再使用質量為大孔樹脂2~3倍的濃度為80%的乙醇溶液進行第二次解析,得到第二次解析液,將兩次的解析液混合后,得到混合解析液。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杏葉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七步中所述數次萃取時,每次所用石油醚與所述粗浸膏的質量比為2~3:1。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杏葉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七步中無水乙醇與細浸膏的質量比為7~8: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洋縣志建藥業科技有限公司;陜西洋縣瑞建有機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未經陜西洋縣志建藥業科技有限公司;陜西洋縣瑞建有機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070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TNF-α相關疾病的人抗體制劑
- 下一篇:一種甘蔗進口種子檢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