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原稿輸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70356.X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28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海貴之;本江雅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PFU |
| 主分類號: | B65H7/06 | 分類號: | B65H7/06;H04N1/00;H04N10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曉靜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原稿 輸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原稿輸送裝置,尤其涉及具有檢測在輸送通路產生的聲音的傳感器的原稿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圖像讀取裝置、圖像復制裝置等的原稿輸送裝置中,原稿在輸送路徑移動時有時會發生卡紙。原稿輸送裝置具有以下功能:通過檢測從原稿輸送開始起的規定時間內原稿是否被輸送至輸送路徑內的規定位置來判斷是否發生了卡紙,發生卡紙時停止裝置運轉。
作為關于卡紙的檢測技術,已知一種復印機的卡紙檢測裝置,其包括:設置在紙張輸送路徑附近的音響電信號轉換裝置;將聲音電信號轉換裝置的輸出與基準電平比較,在所述輸出超過基準電平的期間產生脈沖信號的電平檢測器;和將來自電平檢測器的脈沖信號的持續時間與基準值比較的脈沖寬度檢測器(參照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7-16976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一旦產生卡紙,輸送通路會產生較大的聲音。因此,通過設置檢測在輸送通路產生的聲音的傳感器,可能能夠檢測卡紙的產生。但是,擔心紙粉和塵埃等異物附著或侵入傳感器造成傳感器的故障和感度劣化的發生。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減少異物對檢測在輸送通路產生的聲音的傳感器的附著和侵入。
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一方面涉及的原稿輸送裝置包括:框體;安裝于所述框體、并對在原稿輸送通路輸送的原稿進行引導的引導構件;輸出與設于所述框體和所述引導構件之間的空間的集音部所收集的聲音對應的聲音信號的聲音信號輸出部;為了將氣流送至所述集音部以對所述集音部進行清掃,連通所述框體和所述引導構件之間的所述空間的內外的通氣路。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減少異物對檢測輸送通路產生的聲音的集音部的附著和侵入。
附圖說明
圖1是顯示原稿輸送裝置100的立體圖。
圖2是用于說明原稿輸送裝置100內部的輸送通路的圖。
圖3是圖2的A部分的放大圖。
圖4是從下方觀察上側框體102的圖。
圖5是上側框體102打開狀態的立體圖。
圖6是上側框體102被打開,引導構件107c被取下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7是圖6的B部分的放大圖。
圖8是第1麥克風123a附近的清掃前的狀態的示意圖。
圖9是第1麥克風123a附近的清掃時的狀態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10是第1麥克風123a附近的清掃時的狀態的另一例的示意圖。
圖11是用于說明開口部110a的配置位置的實例的圖。
圖12A是用于說明與聲音孔142相對的區域的圖。
圖12B是用于說明與聲音孔142相對的區域的圖。
圖13A是用于說明排氣口114a的配置位置的實例的圖。
圖13B是用于說明排氣口114a的配置位置的實例的圖。
圖14是顯示原稿輸送裝置100的大致構成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一方面涉及的原稿輸送裝置。但是請注意,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不限定于這些實施形態,也涉及專利權利要求記載的發明和其同等物。
圖1顯示的是作為圖像掃描器構成的原稿輸送裝置100的立體圖。原稿輸送裝置100具備有下側框體101、上側框體102、原稿臺103、輸出臺105及操作按鈕106等。
下側框體101及上側框體102由樹脂材料形成。上側框體102配置于覆蓋原稿輸送裝置100的上表面的位置,通過鉸鏈與下側框體101接合,以在發生原稿卡住和原稿輸送裝置100內部清潔等時,可以開閉。
原稿臺103與可以置放原稿的下側框體101接合。原稿臺103上,設置有可在原稿輸送方向的垂直方向,即可在相對于原稿的輸送方向的左右方向移動的側導件104a及104b。側導件104a及104b根據原稿的寬度定位從而可限制原稿的寬度方向。
輸出臺105可按箭頭A1所示方向旋轉地通過鉸鏈與下側框體101接合,圖1所示的打開狀態下,可保持被排出的原稿。操作按鈕106配置于上側框體102的表面,按下的話會生成并輸出操作檢測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PFU,未經株式會社PFU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035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共混纖維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家蠶蠶繭優選檢測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