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顆微粒燃料微燃燒、氣化懸浮、點燃、成像及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70302.3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41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盛姬;黃雪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0 | 分類號: | G01N15/00;G01N15/02;G01J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粒 燃料 燃燒 氣化 懸浮 點燃 成像 檢測 系統 | ||
1.?單顆微粒燃料微燃燒、氣化懸浮、點燃、成像及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激光驅動器(1)、第一激光器(2)、第二激光驅動器(3)、第二激光器(4)、第一反光鏡(5)、第一分光鏡(6)、倒置望遠鏡(7、8)、第二分光鏡(9)、高倍物鏡(10)、微顆粒燃料(11)、微燃燒芯片(12)、三維電動位移平臺(13)、聚光鏡(14)、第三分光鏡(15)、可變光闌(16)、集光鏡(17)、光源(18)、第一透鏡(19)、濾光片(20)、四象限探測器(21)、第二透鏡(22)、第三分光鏡(23)、CCD相機(24)、第二反光鏡(25)和紅外攝像機(26);
第一激光器(2)發出的光通過第一分光鏡(6)、倒置望遠鏡(7、8)、第二分光鏡(9)和高倍物鏡(10)形成聚焦光斑來懸浮微顆粒燃料(11);通過調節第一激光驅動器(1)的驅動電流提高第一激光器(2)的輸出功率至微顆粒燃料(11)點燃;微粒燃燒發出的紅外輻射光通過高倍物鏡(10)、第二分光鏡(9)、第二透鏡(22)、第三分光鏡(23)、第二反光鏡(25)到達紅外攝像機(26)進行成像和微粒溫度分布檢測;所述的微顆粒燃料(11)放置于微燃燒芯片(12)中;
第二激光器(4)發出的光通過第一反光鏡(5)、第一分光鏡(6)、倒置望遠鏡(7、8)、第二分光鏡(9)、高倍物鏡(10)、微顆粒燃料(11)、微燃燒芯片(12)、聚光鏡(14)、第三分光鏡(15)、第一透鏡(19)、濾光片(20)到達四象限探測器(21),獲得微顆粒燃料(11)的位置,第二激光器(4)由第二激光驅動器(3)驅動和控制;
光源(18)發出的光通過集光鏡(17)、可變光闌(16)、第三分光鏡(15)、聚光鏡(14)對微燃燒芯片(12)進行均勻照明;照明光通過高倍物鏡(10)、第二分光鏡(9)、第二透鏡(22)、第三分光鏡(23)到達CCD相機(24)進行成像、微粒形狀和粒徑檢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顆微粒燃料微燃燒、氣化懸浮、點燃、成像及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微顆粒燃料為液體、固體、生物質顆粒或混合燃料;液體選用油或醇類,固體選用煤或金屬,生物質顆粒選用稻草或秸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顆微粒燃料微燃燒、氣化懸浮、點燃、成像及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微燃燒芯片由三維電動位移平臺控制,精確改變微顆粒燃料與光束的相對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7030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城市生活垃圾衍生燃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雙包覆斷氨絲的生產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