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好氧微生物組合菌的生物制品及其制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69807.8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196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房來喜;平鄭驊;朱煒;袁唯 | 申請(專利權)人: | 房來喜;平鄭驊;朱煒;袁唯 |
| 主分類號: | C12N11/14 | 分類號: | C12N11/14;C12N11/08;C12N11/04;C12N1/20;C02F3/34;C12R1/40;C12R1/125;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1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好氧 微生物 組合 生物制品 及其 制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制品及其制法和應用,特別是涉及一種含好氧微生物組合菌的生物制品及其制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環境微生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來源廣,繁殖速度快,對環境適應性強等特點,已廣泛用于水處理領域中。許多好氧微生物在氧存在條件下,通過分解代謝、合成代謝和物質礦物化,把有機物氧化分解成CO2和H2O,使水質得以凈化,并在此過程中,獲取C、N、P、S和能量,使自身得以繁衍。其中,活性污泥法自1912年英國科學家Clark和Cage發現和應用以來,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在工藝上日臻完善,已經成為污水的生物處理中應用歷史最長,最廣泛,而且在理論和實踐上發展最完善的方法。但是,活性污泥法存在諸多弊端,主要是活性低,產生的剩余污泥量大和抗沖擊性差。
顯然,隨著國家對排放水水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已經難以滿足污水處理的要求。對活性污泥法的改造已迫在眉睫。
篩選和研究優勢微生物是近年來環境微生物家和相關的環境微生物生產廠商關注的焦點。優勢菌是用人工培養及誘變的方法制成的高效降解菌。其方法是通過富集、分離、篩選和馴化等步驟從自然界中找到降解某種污染物的菌群,經擴大培養后再投入到受污染環境中,使發揮作用。也可以將已有的高效降解菌通過誘變或基因重組或原生質體細胞融合等技術制成新型的高效工程菌。
經馴化培育的高效菌不但有很高的活性和很強的分解能力,而且有很好的針對性。例如,用光合細菌可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水,用白霉細菌可處理含纖維素污水,用硝化細菌可處理高含氮有機污水,用熱帶假絲酵母可處理含酚廢水,用鐮刀霉菌和放線菌能分解氰化物等。目前許多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已經產業化,在市場上,一些優勢菌已作為商品出售。這些產品有些被用作幫助傳統的活性污泥快速啟動的促進劑,有些被用作污泥系統出現問題時的修復劑,有的被用作提高活性污泥處理效率的輔助劑,特別是當污水中存在用活性污泥難以降解的有機物時,這些優勢菌群的加入作用十分顯著。這些商品化的高效菌產品大都與活性污泥混合使用,即在傳統的活性污泥中添加部分優勢菌,以提高污泥的活性。但是這種加入方法很難維持優勢菌在系統中的深度,這是因為部分微生物會在使用過程中,同剩余污泥一起從體系中排出。因此,為了維持優勢菌的濃度,必須定期予以補充,所需的費用很高,影響優勢菌產品的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含好氧微生物組合菌的生物制品及其制法和應用。本發明的生物制品能用于污水好氧處理,取代活性污泥用于城市污水的處理,該制品的應用能防止優勢菌的流失,而且能大幅提高生化處理的效率,改善出水水質,降低剩余污泥的產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含好氧微生物組合菌的生物制品,包括:負載于多孔載體的好氧微生物組合菌;其中,好氧微生物組合菌包括:芽孢桿菌(Basillus?subtilis)和惡臭假單胞菌(Pseudomonas?putida?strain)。
所述多孔載體需具有貫穿孔結構,以保證水和氣在多孔載體中的流通。該多孔載體包括:無機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其中,無機材料包括:活性炭、多孔沸石、焦炭、煤渣等中的一種或多種;高分子材料為泡沫塑料;該泡沫塑料包括: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氯乙烯泡沫塑料(PVC泡沫塑料)、聚乙烯醇泡沫塑料(PVA泡沫塑料)、乙烯-醋酸乙烯酯泡沫塑料(EVA泡沫塑料)、聚酰胺泡沫塑料、聚氯乙烯泡沫塑料等中的一種或多種。優選為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煤渣。所述多孔載體的尺寸為1cm3~400cm3,最好為4cm3~100cm3。多孔載體的孔徑一般為0.1mm~10mm,最好為0.1mm~5mm。
所述芽孢桿菌的種類為一種以上。由于污水處理所面對的處理對象十分復雜,因此,在實際使用中,對菌的純度要求不高。所述芽孢桿菌可包括:枯草芽孢桿菌(Basillus?subtilis)、嗜熱脂肪芽孢桿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短小芽孢桿菌(Bacillus?pumilus)、巨大芽孢桿菌(Bacillus?megaterium)、蠟狀芽孢桿菌(Basillus?cereus)、環狀芽孢桿菌等中的一種或多種,具體可根據對污水處理的實際需要進行選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房來喜;平鄭驊;朱煒;袁唯,未經房來喜;平鄭驊;朱煒;袁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98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沼氣罐精制發酵料及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泡菜生花病害菌分選挑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