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薄型喇叭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69768.1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0184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秉彧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順合豐電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9/06 | 分類號: | H04R9/06;H04R9/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鄭永康 |
| 地址: | 523777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喇叭 結構 | ||
一種薄型喇叭結構,包含:一支撐架,具有一鏤空體,周緣上形成一臺階面;一磁回構件,設在鏤空體內;一音圈,套設在磁回構件內;一振膜,設在音圈的上緣面,以組成一喇叭的基本構成;其特征在于:音圈及磁回構件皆呈圓型;且振膜由一橢圓環狀的懸邊與一橢圓型的胴體所構成,所述胴體具有一中心部與環設在其周圍的外圍部,外圍部黏設在懸邊的內環面底緣,而中心部相對于外圍部界定出一剛性強化區域的長橢圓型體,且令中心部長邊的長度,必須大于音圈直徑一預定的距離;借此,以長橢圓型的胴體,搭配正圓型音圈所結合的振動構造,可增進振膜的剛性,以降低振膜長邊沿徑向上的分割運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薄型喇叭結構,尤指一種可增進振膜的剛性,以降低振膜分割運動的喇叭單體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動圈揚聲器是以圓型為主,圖1A所示是現有圓型喇叭70的示意圖,因為圓型音圈及磁回構件72置于振膜71的正下方,振膜71與音圈呈一等比例的同心圓,而當音圈因活塞作用對振膜71產生拉扯,讓振膜71產生上下軸向的往復式運動時,振膜71上各個點受力皆一致,因此產生的音質最佳。
但查,現在消費性電子產品追求輕薄短小時,能提供給喇叭設置的空間非常有限,有時為了遷就現今超薄型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方型外觀(例如手機,平板,或筆記型電腦)的需求,產品設計時常常將偏向產品邊角的位置留給喇叭,在空間極為有限,且一方面又希望提高音質與音量需求,導致目前許多超薄型喇叭單體均制作成非圓型,如圖1B及圖1C所示,為橢圓型的喇叭單體結構。
其中,圖1B所示的現有一種橢圓型喇叭80,為一般常見使用于現今消費性電子產品中的喇叭單體,其振膜81(包括胴體與懸邊)通常為接近等比例放大的橢圓型,而置于振膜81下方的音圈,以及磁回構件82等,也都采用橢圓型,且胴體中心部811設計成小于音圈的短橢圓或多邊形。相較于圓型結構,此結構的優點為:因橢圓型喇叭80的振膜81面積加大,因此,音量可以增加,低音反應也可以更佳,可以妥善利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每一個空間。但缺點在于,由于音圈與磁回構件82都是橢圓型,因此磁回構件與音圈的用料成本會增加很多,而且橢圓型音圈也比圓型音圈的制作工藝更復雜。
為了解決上述橢圓型喇叭80使用橢圓型音圈與磁回構件82所衍生的成本與制作工藝的問題,因此出現了圖1C所示現有另一種橢圓型喇叭90的設計,此種設計是將喇叭振膜91的胴體的中心部911設計為正圓(或接近正圓的形狀),并使用正圓型的音圈與正圓型的磁回構件92,其中,音圈的直徑大約與胴體中心部911的直徑相等或相當接近。
此結構的優點,除了成本與制作工藝較前述架構較為降低外,也因為磁回構件92變小,等于提供了喇叭后方有更多的音腔空間,讓喇叭裝入一共振腔室中,可以有更多的空間產生共振,提升低音與音量。然而,此結構由于音圈為正圓型,但整個振膜91是橢圓型,導致音圈振動時,對振膜短邊與長邊的施力不一致,因此,容易在長邊處沿徑向上產生分割運動,導致中頻表現較為薄弱,相對較容易產生失真,而且中頻又是人們對聲音最敏感的區域,因此中頻表現不佳,將影響消費者對喇叭的評價。而且,通常這種結構為減少上述中頻不佳的問題,只好將振膜改為下凹式設計,讓整個振膜的中心明顯下凹,以借此減輕振膜的分割振動,但這樣結果卻會導致整體喇叭厚度的增加,并不利于消費性電子產品輕薄的設計需求。
本發明人有鑒于上述問題點,乃積極研究改良,以克服其缺失,為本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薄型喇叭結構,其具有強化橢圓型胴體的剛性,以降低振膜長邊沿徑向上的分割運動,使中頻音質表現佳而不易失真的功效;其具有使喇叭單體后方的空間增加,以增加喇叭后方的共振空間,可達提升音質與音量的功效;其磁回構件的用量減小,具有使材料成本相對降低的功效;其采用正圓型音圈結構,具有制作便捷,提升生產良率與效率的功效。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順合豐電業有限公司,未經東莞順合豐電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97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