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污染水處理人工濕地強化脫氮除磷預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69061.0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81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江;莫鳳鸞;林武;廖波;朱寶玉;劉洋;何藝;林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41 | 代理人: | 孫子才 |
| 地址: | 518001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染 水處理 人工 濕地 強化 預處理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微污染水處理人工濕地強化脫氮除磷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植物去除污染物的步驟;
B、微生物分解污染物的步驟;
C、采用礦物顆粒物理、化學作用去除水中大部分氨氮和磷的步驟,該步驟中采用具有高吸附性、高離子含量的填料去除水中大部分氨氮和磷;
D?、反沖洗的步驟,該步驟中采用虹吸原理,利用通過步驟A、步驟B、步驟C處理后的水反向流過填料,對填料進行水力反沖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水處理人工濕地強化脫氮除磷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A中,利用植物浮床上的水生植物根系直接攔截、吸附、吸收富集水中部分污染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水處理人工濕地強化脫氮除磷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B中,通過水生植物根系為微生物床上生物膜提供微富氧環境,從而使得水中部分污染物在生物膜中得到逐層凈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水處理人工濕地強化脫氮除磷的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C中:高吸附性、高反應活性離子含量的填料包括沸石、鋼渣、石灰石顆粒。
5.一種微污染水處理人工濕地強化脫氮除磷的預處理的裝置,設置在處理池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處理池的池壁(1),在所述的池壁(1)內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植物浮床層(2)、微生物床填料層(3)、高吸附性、高反應活性離子含量的填料層(4)、承托層(5);
所述的植物浮床層(2)上種植水生植物;所述的微生物床層(3)中附著的生物膜;所述的高吸附性、高反應活性離子含量的填料層(4)由所述的承托層(5)支撐;所述的承托層(5)為穿孔濾板;
在所述的池壁(1)還設置有將池壁(1)內的水排走的虹吸排水設備(6)。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污染水處理人工濕地強化脫氮除磷的預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植物包括風車草、美人蕉、香蒲、水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污染水處理人工濕地強化脫氮除磷的預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吸附性、高反應活性離子含量的填料層(4)中填充有沸石、鋼渣和石灰石顆粒。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污染水處理人工濕地強化脫氮除磷的預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高吸附性、高反應活性離子含量的填料層(4)從上到依次是沸石填充層、鋼渣填充層和石灰石填充層。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微污染水處理人工濕地強化脫氮除磷的預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沸石的粒徑范圍為16~32mm;鋼渣的粒徑范圍為16~32mm;石灰石的粒徑范圍為32~50mm;所述的沸石、鋼渣、石灰石體積比為1:1:1。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污染水處理人工濕地強化脫氮除磷的預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壁(1)內還設有反沖洗虹吸排水設備(6)和反沖洗排渠(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未經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906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螺栓扭矩檢測裝置
- 下一篇:合成氨工藝低位熱能回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