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高頻感應圈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68827.3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898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明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市城陽區元通汽車傳動軸廠 |
| 主分類號: | C21D1/10 | 分類號: | C21D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06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高頻 感應圈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高頻感應圈。
背景技術
感應加熱多數用于工業金屬零件表面淬火、金屬熔煉、棒料透熱、刀具焊接等多個領域,是使工件內部產生一定的感應電流,形成渦流,迅速加熱零件表面,達到表面迅速加熱,甚至透熱融化的效果。高頻感應淬火的基本原理是將工件放入感應器內,當感應器中通入一定頻率的交變電流時,周圍即產生交變磁場。交變磁場的電磁感應作用使工件內產生封閉的感應電流——渦流。
目前,現有的金屬零件表面淬火技術,雖然有效的解決了對軸類工件的高頻淬火的問題,但工件被加熱后需要冷卻,常用水管向加熱的工件噴灑水,進行冷卻,浪費能量,操作復雜,影響淬火質量。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設計科學合理、提高工作效率,節約能源,淬火冷卻快速、質量高的新型高頻感應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高頻感應圈,包括一根銅管,所述銅管的一部為相向彎曲形成能夾住被加熱工件的環形部,另一部為彎柄部,使銅管的兩端位于同一側;所述彎柄部兩端外側分別焊接一根直筒部,所述彎柄部兩端內側分別焊有銅片;所述環形部內側均勻設置與被加熱工件表面相對應的小孔。
上述的新型高頻感應圈,所述直筒部為直徑為φ16mm、長50mm的銅管。
上述的新型高頻感應圈,所述環形部為圓形。
本發明新型高頻感應圈的優點是:
1、新型高頻感應圈,通過在感應圈環形部設置小孔,由水管供應的水,通過小孔噴到工件上起到冷卻作用,這樣做既經濟而且在制作感應圈時也比較簡單,不必再考慮噴水系統。
2、新型高頻感應圈,感應圈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具有節省能源、提高工作效率、安全性高等優點,是一種具有較高創新性的新型高頻感應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高頻感應圈,包括一根銅管6,所述銅管6的一部為相向彎曲形成能夾住被加熱工件的環形部1,所述環形部1為圓形;另一部為彎柄部2,使銅管6的兩端位于同一側;所述彎柄部2兩端外側分別焊接一根直筒部4,所述直筒部4為直徑為φ16mm、長50mm的銅管;所述彎柄部2兩端內側分別焊有銅片3;所述環形部1內側均勻設置與被加熱工件表面相對應的小孔5。這樣的設計,避免了高頻感應圈銅管直接與曲柄銷孔壁接觸而發生短路,提高使用壽命。
使用時,將高頻感應圈內側的兩片銅片3與高頻感應加熱設備用螺母鏈接,工件置于環形部1內,高頻感應圈通過感應電流將高、中頻電能傳導到工件表面上,并與旋轉的工件產生渦流,達到對工件進行表面熱處理。直筒部4與水管連接供應進水,由彎柄部2到達環形部1,再由環形部1內側均勻設置的小孔5,將水噴灑到工件上起到冷卻作用。這樣做既經濟而且在制作高頻感應圈時也比較簡單,不必再考慮噴水系統。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變、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市城陽區元通汽車傳動軸廠,未經青島市城陽區元通汽車傳動軸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88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