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安全可控的物聯網數據傳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68820.1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2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錢小聰;祁曉荔;王威信;許軼旻;劉衛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賽聯信息產業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賽聯信息產業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W12/02 | 分類號: | H04W12/02;H04W12/04;H04W12/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陽 |
| 地址: | 210012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可控 聯網 數據傳輸 方法 | ||
1.一種安全可控的物聯網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被監控對象傳感數據并進行數據傳送的物聯網終端、對物聯網終端進行統一管理的終端管理平臺和接收被監控對象傳感數據進行實際應用的應用平臺,所述物聯網終端與所述終端管理平臺和所述應用平臺通過移動通信網通信連接,所述終端管理平臺與所述應用平臺通過WebService接口通信連接,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①已成功登錄終端管理平臺并經終端持有人身份認證成功的物聯網終端維持與終端管理平臺的會話1,并開啟自帶的下行接口進行信號監測;
②終端管理平臺將物聯網終端定時發送的位置信息與平臺內預先登記設置的此物聯網終端的位置范圍進行比較,如果物聯網終端的位置信息超出預設的位置范圍,終端管理平臺向物聯網終端發送退出工作指令,物聯網終端回復后斷開會話1;
③物聯網終端監測到業務數據信號后,建立與應用平臺之間的會話2,同時,物聯網終端檢測步驟①中建立的會話1是否正常,如果會話1維持正常,則物聯網終端將監測到的業務數據信號通過會話2傳輸至應用平臺;如果會話1維持非正常,則物聯網終端關閉會話2,停止數據傳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可控的物聯網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中還包括身份棒,所述身份棒包括USB接口和與USB接口通信連接的數據存儲模塊和智能秘鑰模塊,所述數據存儲模塊用于存儲物聯網終端配置參數,?所述智能秘鑰模塊由密鑰存儲和加密運算構成;
步驟①中,物聯網終端登錄終端管理平臺之前,通過USB接口與身份棒連接,讀取身份棒中的配置參數及秘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可控的物聯網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①中,物聯網終端登錄終端管理平臺時,發出登錄請求,如果收到終端管理平臺回復的登錄失敗響應或者在指定時間內未收到終端管理平臺的響應,則登錄失敗;
當物聯網終端收到終端管理平臺回復的登錄失敗響應時,則物聯網終端中止登錄;當在指定時間內未收到終端管理平臺的響應時,則按照預設的二進制指數退避算法,在退避時間之后再次發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可控的物聯網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①中,物聯網終端向終端管理平臺發起登錄請求時,攜帶的信息包括實時位置信息,終端管理平臺對物聯網終端的實時位置進行驗證,如果實時位置超出此物聯網終端的預設位置范圍,則終端管理平臺拒絕此物聯網終端的登錄請求,并向物聯網終端對應的手機號碼發送報警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可控的物聯網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①中,物聯網終端進行終端持有人身份認證的方法為:終端管理平臺保存有終端的身份信息,包括終端編號、終端持有者的名稱、組織機構代碼、持有者的手機號碼、持有者身份棒的公鑰信息和PIN碼信息,當物聯網終端攜帶具有唯一標識性的終端編號發起認證請求時,終端管理平臺根據接收的終端編號查到到關聯的手機號碼并向此手機號碼發送驗證碼,終端管理平臺收到短信回復的PIN碼和驗證碼后,與平臺內存有的信息進行一致性判斷,以確定終端持有人身份認證是否通過。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可控的物聯網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①中,物聯網終端維持與終端管理平臺的會話1的方法為:周期性發送心跳連接、不定期執行終端狀態上報,并且對來自終端管理平臺的控制指令響應回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可控的物聯網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②中,如果物聯網終端的位置信息超出預設的位置范圍,終端管理平臺向物聯網終端對應的手機號碼發送報警信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可控的物聯網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②中,終端管理平臺接收物聯網終端的實時位置信息后,進行存儲。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可控的物聯網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物聯網應用平臺對物聯網終端的控制步驟:物聯網應用平臺通過WebService接口發送控制指令至終端管理平臺,終端管理平臺轉發物聯網應用平臺的控制指令至物聯網終端,物聯網終端進行響應。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可控的物聯網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③中,物聯網終端將監測到的業務數據信號通過會話2傳輸至應用平臺后,應用平臺需要物聯網終端對本次數據采集與傳輸過程的結果進行確認,并且,物聯網終端進行結果確認時,通過身份棒的智能密鑰模塊完成數字簽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賽聯信息產業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賽聯信息產業研究院,未經江蘇賽聯信息產業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賽聯信息產業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882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