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明塑件制造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68530.7 | 申請日: | 2013-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81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殷維正;盧殿宣;趙林炳;韓國杰;黃雪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TCL王牌電器(惠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00 | 分類號: | B29C4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516006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明 制造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注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透明塑件制造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傳統模具和注塑工藝背景下,注塑件成型過程中,由于過厚的壁厚會造成注塑件縮水,壁厚越厚,注塑件縮水越是嚴重,在保證透明塑件外觀需求情況下,無法實現對壁厚較厚的透明塑件進行注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透明塑件制造方法,旨在實現超壁厚透明塑件的注塑。
為了實現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透明塑件制造方法,所述透明塑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注塑形成預置厚度的基座;
以所述基座為基礎,在所述基座上依次注塑形成若干基體,以形成所述透明塑件。
優選地,所述基體包括與所述基座配合形成所述透明塑件外形的第一基體和位于所述第一基體內的第二基體;
所述以基座為基礎,在所述基座上依次注塑形成若干基體,以形成所述透明塑件的步驟具體為:
當所述第二基體通過注塑形成于所述基座上后,將所述第一基體通過注塑形成于所述第二基體上,并使得所述第一基體和基座配合包裹所述第二基體。
優選地,所述第二基體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各第二基體的高度均在預置范圍內。
優選地,所述當第二基體通過注塑形成于所述基座上后,將所述第一基體通過注塑形成于所述第二基體上,并使得所述第一基體和基座配合包裹所述第二基體的步驟具體包括:
以所述基座為基礎,將各第二基體依次注塑于所述基座上,形成基座和第二基體的整合體;
以所述基座和第二基體的整合體為基礎,將所述第一基體注塑于所述基座和第二基體的整合體上,并使得所述第一基體和基座配合包裹所述第二基體,形成所述透明塑件。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上述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的透明塑件制造系統,所述透明塑件制造系統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上設有轉盤和用于控制所述轉盤轉動的動力裝置,所述轉盤上設有第一凹槽;所述后模設有第二凹槽和若干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與所述第一凹槽配合形成用于注塑所述基座的第一模型空腔,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三凹槽配合形成用于在所述基座上依次注塑形成若干基體的第二模型空腔。
優選地,所述第二凹槽和各第三凹槽均勻設置在同一圓周上;所述第一凹槽的數量等于第二凹槽與各第三凹槽的數量之和,且所述第二凹槽和各第三凹槽分別對應一第一凹槽設置。
優選地,所述透明注塑件制作工藝具體包括:
控制前模和后模合模,由第一凹槽與第二凹槽形成第一模型空腔,控制與第二凹槽連通的點膠管進膠,待冷卻開模后形成上述基座;
控制所述轉盤旋轉預置角度后合模,由第一凹槽與第三凹槽形成第二模型空腔,且使得上一工序制成的基座位于第二模型空腔內,此時控制對應的點膠管進膠,從而在基座上制成一基體,從而形成基體與基座的整合體;
依次控制第一凹槽與對應的第三凹槽合模注膠,將各基體依次與基座整合,從而形成透明塑件。
優選地,在所述依次控制第一凹槽與對應的第三凹槽合模注膠,將各基體依次與基座整合,從而形成透明塑件的制作工藝后還包括:
將形成所述透明塑件對應的第一凹槽頂出所述轉盤設置。
本發明通過將透明塑件分割成基座和若干基體,并在基于前一部分注塑成形后的產品基礎上進行下一部分的注塑,因此可有效控制每一次注塑的厚度,從而防止透明塑件過厚無法注塑的問題,實現了超壁厚透明塑件的注塑。此外由于注塑是在高溫下進行的,因此在進行透明塑件下一部分注塑時,注塑的膠體可與上一部分的表面很好的融合,從而可有效消除表面的熔接痕跡,以滿足透明塑件整體的外觀設計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透明塑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另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又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一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二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三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四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五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透明塑件制造方法第六工序完成后透明塑件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CL王牌電器(惠州)有限公司,未經TCL王牌電器(惠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85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