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本安型信息化礦燈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68394.1 | 申請日: | 2013-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83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顧義東;霍振龍;徐煒;金業(yè)勇;譚達克;李巖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團常州自動化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21L4/02 | 分類號: | F21L4/02;F21V23/00;H05B37/02;H01M10/3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張兢 |
| 地址: | 2130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信息化 礦燈 | ||
1.一種本安型信息化礦燈,其特征在于:包括頭燈組件(1)、線纜(2)、電池盒(3)、電池組件(4)和電路裝置(5);
所述的頭燈組件(1)包括燈座(11)和設(shè)置在燈座(11)內(nèi)的2組光源(12);電池盒(3)包括上蓋(31)和盒體(32);上蓋(31)和盒體(32)密封固定連接;上蓋(31)上設(shè)有蜂鳴器出聲孔(31-1)、報警按鈕安裝孔、報警指示燈安裝孔和顯示屏安裝槽;電池組件(4)包括澆封殼體(41)、澆封層(42)、電池(43)和電池保護模塊(44);電池(43)和電池保護模塊(44)均設(shè)置在澆封殼體(41)內(nèi);電池(43)與澆封殼體(41)之間、電池保護模塊(44)與澆封殼體(41)之間以及電池(43)與電池保護模塊(44)之間均設(shè)有澆封層(42);電池組件(4)固定安裝在電池盒(3)的盒體(32)內(nèi);
電路裝置(5)包括CPU控制模塊(51)、人員定位卡(52)、頭燈控制模塊(53)、顯示屏(54)、報警按鈕(55)、蜂鳴器(56)和報警指示燈(57);
電路裝置(5)的CPU控制模塊(51)、人員定位卡(52)和頭燈控制模塊(53)固定安裝在電池盒(3)的上蓋(31)內(nèi);顯示屏(54)密封固定安裝在上蓋(31)的顯示屏安裝槽內(nèi);報警按鈕(55)密封固定安裝在上蓋(31)的報警按鈕安裝孔內(nèi);蜂鳴器(56)密封固定安裝在上蓋(31)內(nèi)且位于上蓋(31)的蜂鳴器出聲孔(31-1)的下方;報警指示燈(57)密封固定安裝在上蓋(31)的報警指示燈安裝孔內(nèi);所述的人員定位卡(52)與CPU控制模塊(51)雙向信號電連接;頭燈控制模塊(53)、顯示屏(54)、報警按鈕(55)、蜂鳴器(56)和報警指示燈(57)均分別與CPU控制模塊(51)信號電連接;頭燈控制模塊(53)通過線纜(2)與頭燈組件(1)的光源(12)控制信號電連接;頭燈組件(1)的光源(12)通過線纜(2)與電池組件(4)電連接。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本安型信息化礦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池組件(4)的電池保護模塊(44)包括殼體和設(shè)置在殼體內(nèi)的礦燈保護器、保護電路板、熱敏電阻和保護電阻;礦燈保護器與電池(43)電連接;保護電路板與礦燈保護器電連接;熱敏電阻和保護電阻串接在保護電路板輸出端的正極上。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本安型信息化礦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燈組件(1)的2組光源(12)均為LED燈;電池組件(4)的電池(43)為錳酸鋰電池,澆封層(42)的材質(zhì)為環(huán)氧樹脂。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團常州自動化研究院,未經(jīng)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團常州自動化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8394.1/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