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CO2氣硬自硬耦合硬化水玻璃砂型芯制芯方法有效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68219.2 | 申請日: | 2013-08-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17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武玉平;周建軍;程堅;喬景忠;于大威;王利華;武尚霖;薛立春;滕虹;郭瑞強;蘇雅拉圖;張瑞;郭利云;越靚;陸平;楊清;錢裕生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內(nèi)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22C9/12 | 分類號: | B22C9/12;B22C9/10;B22C1/18;B22C15/24 |
代理公司: | 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公司專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劉東升 |
地址: | 014032 內(nèi)*** | 國省代碼: | 內(nèi)蒙古;15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co sub 耦合 硬化 水玻璃 砂型 芯制芯 方法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砂型鑄造領(lǐng)域,涉及一種“CO2氣硬-自硬”耦合硬化水玻璃砂型芯制芯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國內(nèi)外水玻璃砂型芯制芯方法的硬化方式主要有CO2氣體硬化、熱硬化、酯硬化、VRH和自硬法。其基本路線是將混好的水玻璃砂充填模具(芯盒),并按照不同的硬化方法硬化成型,然后造型(下芯)合箱澆注。CO2氣體硬化水玻璃砂型芯具有快速固化效果,由于先硬化成型后脫模,型芯具有尺寸精度準確的優(yōu)點,適合大、中、小型芯的生產(chǎn),但存在著CO2氣體和水玻璃反應(yīng)不充分、CO2氣體消耗量大和型芯硬化強度低等缺點,并以增加水玻璃的加入量提高型芯其強度,水玻璃加入量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CO2氣體的消耗,另一方面加劇了型芯潰散性差、難清理、澆注后鑄件粘砂等問題;熱硬化水玻璃砂型芯具有強度高的優(yōu)點,但由于先濕態(tài)脫模、后加熱硬化成型,存在著型芯蠕變和尺寸精度不準確的缺點,影響鑄件幾何質(zhì)量,且存在生產(chǎn)效率低、能源消耗大和勞動強度大問題,同時熱硬化水玻璃砂型芯容易吸濕,吸濕后型芯出現(xiàn)返潮、表面白霜、掉面和強度下降,甚至膨脹變形,以及型芯存放時間短、生產(chǎn)組織和管理問題;微波硬化作為一種新的熱硬化方式,可以充分發(fā)揮水玻璃的粘結(jié)潛力,水玻?璃砂型芯具有強度高的優(yōu)點,但由于微波加熱方式模具(芯盒)采用木材和金屬材料存在受熱變形和反射微波,加之現(xiàn)階段微波加熱設(shè)備和設(shè)施價格昂貴,制約著其推廣應(yīng)用;VRH方法水玻璃砂型芯具有尺寸精度準確,型芯強度高、水玻璃加入量低、CO2氣體消耗小的優(yōu)點,但存在著設(shè)備(設(shè)施)投資大、占地面積大,生產(chǎn)效率低的缺點,工藝性和經(jīng)濟性欠缺,以及技術(shù)復(fù)雜等因素,制約和阻礙其工程化,不適合大批量生產(chǎn),僅適合于單件大型水玻璃砂型芯的生產(chǎn)。酯硬化方法水玻璃砂型芯具有硬化均勻、強度高、水玻璃加入量低的優(yōu)點,由于型芯先硬化成型后脫模,型芯具有尺寸精度準確的優(yōu)點,但酯硬化水玻璃砂存在可使用時間與硬化時間相矛盾問題,對環(huán)境的溫度與濕度要求苛刻,且對原材料要求也高,同時也存在著硬透性差、成本高和生產(chǎn)效率低,以及占用模具(芯盒)時間長問題,更適合于一些大型單件的水玻璃型芯的生產(chǎn)。自硬方式水玻璃砂型芯具有終強度較高、自行硬化過程不需要采取其他工藝措施,以及任何輔助裝置和設(shè)施優(yōu)點,但也存在著類似于酯硬化方法占用模具(芯盒)時間長,不適合批量生產(chǎn),適合于一些大型單件的水玻璃型芯的生產(chǎn)。?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解決了CO2氣硬方法水玻璃砂型芯存在的CO2氣體和水玻璃反應(yīng)不充分、CO2氣體消耗量大和型芯硬化強度低缺點,以及水玻璃加入量大,型芯潰散性差、不好清理、澆注后鑄件粘砂等問題;熱硬化方法水玻璃砂型芯蠕變和尺寸精度不準確,生產(chǎn)效率低和能源消耗大問題,以及型芯容易返潮,表面存在白霜、表面掉面和強度下降,?型芯存放時間短問題;微波硬化方式以木材和金屬材料模具(芯盒)存在的受熱變形和反射微波,以及微波加熱設(shè)備和設(shè)施價格昂貴問題;VHR硬化方法設(shè)備(設(shè)施)投資大、占地面積大,生產(chǎn)效率低的缺點,工藝性和經(jīng)濟性欠缺,以及技術(shù)復(fù)雜等問題。酯硬化方法水玻璃型芯可使用時間與硬化時間相矛盾,環(huán)境的溫度與濕度要求苛刻,對原材料要求也高,硬透性差、成本高和生產(chǎn)效率低,以及占用模具(芯盒)時間長等問題;自硬方法水玻璃砂型芯存在的占用模具(芯盒)時間長,生產(chǎn)效率低問題。?
本發(fā)明是由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CO2氣硬-自硬”耦合硬化水玻璃砂型芯制芯方法,在不改變現(xiàn)有CO2水玻璃砂型芯工藝裝備、混砂工藝、制芯工藝,實現(xiàn)水玻璃砂型芯制芯生產(chǎn),工藝步驟為:原材料秤量-混砂(制水玻璃砂)-型砂性能檢測-模具(芯盒)充填砂緊實-吹CO2氣體型芯初步硬化成型-脫模-自硬完全硬化-成品型芯;?
具體工藝條件為:?
1)水玻璃砂(重量百分比)由石英砂100%+水玻璃4.0%~7.0%+硬化劑0.3%~0.6%混制而成,其中:石英砂:粒度為50/100目或40/70目,粒型為圓形或橢圓,水份小于0.5%,含泥量小于1.0%;水玻璃:模數(shù)為2.0~2.4,密度1.40~1.55g/cm3;硬化劑:主要成分為硅酸二鈣無機混合物;?
2)將混制(制備)好的水玻璃成品砂備用,水玻璃成品砂要求在2h內(nèi)使用完畢;?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內(nèi)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內(nèi)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8219.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fù)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fù)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fù)合材料的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