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三通管成型模具及其成型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68014.4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16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茍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孚杰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02 | 分類號: | B21J13/02;B21K1/1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chuàng)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wèi) |
| 地址: | 21523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通 成型 模具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三通管成型模具及其成型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三通管是一種管道連接件,主要用在主管道的重要分支處,其應用十分廣泛。而三通管道由于其形狀的特殊性,在加工時面臨著很多困難。目前的技術中,對于體積較大的三通,一般都采用自由鍛出坯,然后通過模鍛成型。但是,這種方式具有以下缺陷:1、需要進行二次加熱,能源消耗大,生產效率低,生產周期長;2、材料利用率低,自由鍛出坯需增加3-5%的材料燒損,出坯精度低,材料成本至少增加5%以上;3、自由鍛出坯質量低,一般需打磨方可模鍛生產增加打磨人工成本;4、自由鍛出坯后,直接模鍛生產,氧化皮難去除,鍛件表面質量低;5、下料重量較大,成本較高。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通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在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上對稱設置用以容納所述三通的三通半圓槽,所述下模上還設有軸心線沿豎直方向設置的鐓粗孔、沿水平面設置的拍扁臺,在所述上模與下模上對稱設有一對卡壓槽。
優(yōu)選地,所述鐓粗孔為直圓柱體。
優(yōu)選地,所述卡壓槽的底面包括光滑連接的弧形面和平面。
優(yōu)選地,所述上模設有上鐓粗孔,所述上鐓粗孔與所述鐓粗孔共用軸心線,所述上鐓粗孔的深度小于所述鐓粗孔的深度。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三通管的成型加工方法,該方法采用了上述成型模具,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原料準備,采用長度大于所述鐓粗孔深度且直徑與所述鐓粗孔相同的棒狀坯料作為原料;
鐓粗,將所述棒狀坯料的一端豎直放置在所述鐓粗孔內,對其施加豎直向下的壓力,使高出所述鐓粗孔外的所述棒狀坯料的直徑增加;
拍扁,將鐓粗后的所述棒狀坯料橫放在所述拍扁臺上,對所述棒狀坯料的鐓粗部分施加豎直向下的壓力,在所述棒狀坯料上形成互相平行的兩個平面;
卡壓,將拍扁后的所述棒狀坯料繞其軸心線旋轉90度放入所述卡壓槽內,設于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上的一對卡壓槽沿豎直方向對所述棒狀坯料進行卡壓;
成型,將卡壓后的所述棒狀坯料放入所述三通半圓槽內,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進行合模;
開模,獲取帶有毛邊的三通管;
去邊,去除所述三通管上的毛邊。
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使用了本發(fā)明中的方法與模具,下料的重量從原先的218kg減少到了201kg,不但節(jié)約了材料和天然氣,還節(jié)約了勞動力成本;同時,由于是一次成型,其產品外在和內在質量得到了保證。?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fā)明中三通模具的立體圖;
附圖2為本發(fā)明中三通模具成型方法鐓粗步驟的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fā)明中三通模具成型方法拍扁步驟的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fā)明中三通模具成型方法卡壓步驟的示意圖;
附圖5為本發(fā)明中三通模具成型方法成型步驟的示意圖。
附圖中:
1-下模,2-三通半圓槽,3-鐓粗孔,4-拍扁臺,5-卡壓槽,6-棒狀坯料,7-三通管,8-毛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三通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的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1為本發(fā)明三通成型模具的立體圖,整套模具由上模(圖中未畫出)、下模沿豎直方向合模構成。在下模1上,開設有能夠容納三通管件的三通半圓槽2,該半圓槽對稱地開設于上模、下模上,當二者合模時,兩個半圓槽能夠組合成完整的三通的形狀;為了防止模鍛出的三通毛邊過多,在三通半圓槽2與下模1的連接處均有倒角。在下模1上還開設有鐓粗孔3、卡壓槽5,其中鐓粗孔3的截面積與棒狀坯料的底面形狀相同,由于棒狀坯料多為圓柱形,因此本實施例中鐓粗孔3為開設于下模1上的不通透的圓柱形孔;卡壓槽5是在后續(xù)的鍛壓過程中進一步限定半成品坯料的形狀的,因此其也是對稱地開設于上模、下模上,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其橫截面為長方形,其底面需要能夠最大限度地將半成品坯料的外形卡壓成接近三通的形狀,這里經過試驗與計算,卡壓槽5的底面被設計成一段曲面加一段平面的形狀,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下模1上還設有拍扁臺4,其作用是便于將半成品坯料部分拍扁,為了模具制造的簡便與成本的降低,本實施例中并沒有單獨設計凸出的拍扁臺4,而是將下模1上一塊較為空曠的水平面直接作為拍扁臺4來使用。
附圖2-5記載了使用該三通模具進行三通成型的方法步驟,整個過程細分為7步:原料準備,鐓粗、拍扁、卡壓、成型、開模、去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孚杰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孚杰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80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在方坯連鑄輕壓下拉矯機的輥縫標定方法
- 下一篇:一種錐形熱脹校形胎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