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物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67843.0 | 申請日: | 2013-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65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世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世新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K36/8945;A61P29/00;A61K35/32 |
| 代理公司: | 岳陽市大正專利事務所 43103 | 代理人: | 龔正初 |
| 地址: | 414300 湖南省岳陽***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風濕病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物,是由中草藥配制,結合具體治療手段,用于治療中醫(yī)所稱的傷濕筋骨痛等病癥的風濕病。
背景技術
風濕病是一種常見的、難治的多發(fā)病,對于治療風濕病有多種治療方法。西醫(yī)用消炎和手術進行治療;中醫(yī)用消炎、針灸、拔火罐等方法治療。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結合現(xiàn)代科學的治療方法和手段,提供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物。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內(nèi)服藥和外用藥,其中內(nèi)服藥由下述中藥配制而成,其重量組份為:海松子5-15,補骨脂5-15,山楂10-15,鹿茸2-4,杜仲10-15,當歸5-15,牡丹花5-10,秦椒10-20,蜀椒10-20,薯蕷10-25,草石蠶5-15;外用藥由下述中藥配制而成,其重量組份為:艾葉245-255,野菊花245-255,杜仲195-205,青蒿290-310,石菖蒲245-255,生姜皮245-255。
本發(fā)明的優(yōu)化重量組份是:內(nèi)服藥為:海松子15,補骨脂15,山楂15,鹿茸4,杜仲15,當歸15,牡丹花10,秦椒15,蜀椒16,薯蕷20,草石蠶10;外用藥為:艾葉250,野菊花250,杜仲200,青蒿300,石菖蒲250,生姜皮250。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基于下列天然植物的藥用價值配制而成,其中:
海松子:無毒,主治骨關節(jié)風濕,頭眩,祛風濕,潤五臟,充饑,逐風痹寒氣,被體虛,滋潤皮膚。久服,輕身延年不老。另有潤肺功能,治燥結咳嗽。
補骨脂:補磷酸氫鈣,通筋亮骨,增加內(nèi)陽,消炎。
山楂:消毒,殺菌。
鹿茸:補陽,固精氣,強筋骨,交心賢,治四肢酸疼。
杜仲:補身體虛損,治腰膝痛,益精氣,壯筋骨。
當歸:活血,補血,濕中止痛,可用于心腹清痛。
牡丹花:汗出沾衣,利肺脾,避邪惡之氣,益肝膽,令人神清氣爽。
秦椒:治除風邪氣,祛寒氣引起的肢體酸痛,堅齒發(fā),耳聰明目,輕身。
蜀椒:主治寒濕嘔吐,肢體麻木疼痛,長期服用頭發(fā)不白。
薯蕷:主治頭面游風,下氣,止腰痛,治虛勞羸瘦,益腎氣,健脾胃。
草石蠶:味甘,性平,無毒。和五臟,下氣,清神。泡酒喝,除風破血。煮食,治溪澗砂毒。焙干吃,主治走注風,散血止痛。
艾葉:用于灸百病,主治吐血腹瀉,陰部生瘡,利陰氣避風除邪,肢體酸痛,輕身。
野菊花:消炎,解熱毒氣。
杜仲:治腰膝痛,益精氣,壯筋骨,強意志。
青蒿:祛寒氣,消炎。
石菖蒲:通筋絡脈,祛風濕,止痛。
生姜皮:解藥毒,除惡熱,治痰喘脹滿,寒痢腹痛,轉筋胸悶,去胸中臭氣,去狐臭,殺腹內(nèi)寄生蟲,開胃健脾,散風寒,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疼痛,治療效果非常好。
本發(fā)明所述藥物用于治療風濕病的方法,系由內(nèi)服藥和外用藥并用,達到補益氣,提高肌體抵抗力,去寒消痛的作用。曾經(jīng)過幾代人的治療實踐,療效顯著。經(jīng)數(shù)千名患者臨床驗證,治愈率達95%,現(xiàn)將幾例個案舉證如下:
鄧愛雄,男,72歲,患類風濕20余年,臥床3年,經(jīng)治療2個療程痊愈。
李玉泉,男,65歲,患風濕多年,手腳麻木疼痛,多處求治無效,后經(jīng)三個療程治愈。
李四元,女,48歲,腰椎盤突出,經(jīng)二個療程治愈。
阮炳生,男,62歲,患風濕病多年,長年疼痛,經(jīng)二個療程治愈。
李德閨,女,38歲,患內(nèi)風濕病,長年腳手疼痛,不能從事體力勞動,經(jīng)三個療程治愈。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將本發(fā)明所述的中草藥用于治療風濕病的方法作一簡述。
內(nèi)服藥:按所述藥方配伍,用水煎服,或將藥物粉碎,裝入膠囊內(nèi)服。
外用藥:按所述藥方配伍,用酒泡制成外用藥酒,或將配伍的外用藥用于薰蒸。
具體方法如下:
方法1、治局部疼痛:用拔罐器拔罐,而不用火罐。既防止了病人的皮膚意外灼傷,又便于醫(yī)者掌握拔罐力度,不至于用火過度或拔力不夠。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先用外用藥泡制的藥酒敷3至5分鐘,再用拔罐8-10分鐘,觀其傷外流出白色液體為風濕;然后依據(jù)病情服用內(nèi)服藥。
方法2、治全身內(nèi)風濕痛:將病人坐于木架上,木軻外封閉,人頭在外,然后用外用藥薰蒸40-60分鐘,待病人全身流汗到一定程度止,再配內(nèi)服藥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世新,未經(jīng)王世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78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風光互補型太陽能移動廣告架
- 下一篇:防銹漆罐清洗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