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聯池塘養成刺參的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310366031.4 | 申請日: | 2013-08-21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26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發明(設計)人: | 李成林;胡煒;趙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楊秉利 |
地址: | 26600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聯 池塘 養成 刺參 方法 | ||
1.?一種三聯池塘養成刺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一個大池塘內隔斷成可分別排水清池的3個養殖池塘,3個養殖池塘分為小規格參苗養殖池塘、中規格參苗養殖池塘和大規格參苗養殖池塘,在所述小規格參苗養殖池塘水中設置網箱,并在池底鋪設海參養殖網籠?,所述中規格參苗養殖池塘和大規格參苗養殖池塘只在池底鋪設海參養殖網籠;在所述小、中、大三種規格的養殖池塘內進行刺參養殖;
具體養殖方法為:
(1)池塘選擇
養殖池塘選擇在生態環境良好的區域,海區底質為巖礁底、硬泥沙底或泥底,養殖池塘為長方形,養殖池塘進水口周圍設孔徑1cm~2cm的鐵絲網,增設40目~50目的篩網過濾敵害生物;
(2)網箱、參礁及設置方式
小規格參苗養殖池塘中的網箱用于幼苗培育,網箱規格為長3.5m~4m、寬1.5m~2m、高1.3m~1.6m,隨著參苗生長依次更換60目、30目、12目的聚乙烯網,網箱固定于池底,聯排設置,行間距為3m~4m,網箱箱口高出水面10-20cm,網箱面積占小規格參苗養殖池塘總水面面積的25%~35%,在網箱內投放聚乙烯網片或遮陽網片作為附著基,池底鋪設海參養殖網籠,拉伸后用繩索固定于池底,呈縱向或橫向鋪設,行間距為3m~5m;
(3)參苗投放
小規格參苗養殖池塘水中的網箱內投放2000—5000頭/公斤的參苗,投放密度為1000—2500頭/立方米;池底投放500—1000頭/公斤的參苗,投放密度為50—100頭/平方米;中規格參苗養殖池塘投放100—200頭/公斤的參苗,投放密度為10—20頭/平方米;大規格參苗養殖池塘投放40頭/公斤以內的參苗,投放密度為3-5頭/平方米;
(4)養殖方案
隨著參苗的生長,依次按投放參苗規格要求分別在小、中、大三種規格的養殖池塘中逐級接力式養成,每換一池,原池即可清塘、消毒并從上一級養殖池塘中再次補充苗種。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聯池塘養成刺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小、中、大三種規格的養殖池塘面積比例為2:5:8~10,并保證每一級養成均能為下一級提供充足的參苗。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聯池塘養成刺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池底淤泥厚度不超過10cm,池深≥2.0m,有效蓄水水深≥1.5m。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聯池塘養成刺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海參養殖網籠在網籠內水平設置至少一塊海參礁,所述海參礁為彎折形或波浪形板狀,表面開有用于水流和餌料通過的若干通孔。
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聯池塘養成刺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海參養殖網籠在網籠內水平設置至少一塊海參礁,所述海參礁為彎折形或波浪形板狀,表面開有用于水流和餌料通過的若干通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未經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603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反滲透啟動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脫硫塔的煙氣導向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