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纜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65728.X | 申請日: | 2013-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13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兵兵;張彥輝;張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52;H01R13/40;H01R13/658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 地址: | 23002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件,尤其涉及一種高壓電纜連接器。?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電動車“十二五”規劃的出臺,電動汽車技術日漸成熟,產業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對電動汽車零部件的技術與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壓電纜連接件作為電動汽車一種特有的零部件,主要完成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與各種用電設備之間高壓線束的連接。高壓連接件是電動汽車高壓線束的核心部件,連接件的性能直接決定著高壓線束整體的性能,而且對全車的高壓電器穩定性、安全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目前電動汽車零部件技術尚不成熟的情況下,電動汽車采用的與本發明相近的高壓連接件主要有以下兩種:現有技術一:借用工業領域的航空連接件;現有技術二:國外大型汽車電器廠家設計生產的高壓連接件。?
圖1a至圖1d示出了現有技術一中所述的國內最新的工業領域航空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a至圖1d所示,所述航空連接件采用雙曲面線簧插孔結構連接,插針5a插入到插孔4a的線簧6a中,線簧6a的金屬絲產生彎曲變形呈螺旋狀包絡在插針5a表面,常采用卡口、三頭螺紋(防松)、卡鎖等方式連接。?
現有技術一所述的工業領域的航空連接件存在的問題有:?
a)如圖1b所示,插頭3a連接到插座2a上時,插接端口有插接間隙7a,密封性能不足;?
b)航空類插接件均使用金屬機加工而成,重量大于同類產品,如圖1a所示,插座2a固定在電氣設備插接件裝配板1a上,當把插頭3a插接到插座2a上,連接件與插接件裝配板1a形成“懸臂”結構,且插頭2a尾部拖有電纜,存在較大懸臂距離,其受力方式為“懸臂梁”受力,在振動、?沖擊環境下,易造成“懸臂梁”恢復不夠及時,易發生瞬間斷電,其失效率高;?
c)如圖1c、圖1d所示,插針5a插入到插孔4a的線簧6a中,線簧6a的金屬絲產生彎曲變形呈螺旋狀包絡在插針5a表面,插孔4a靠線簧6a的擠壓接觸插針5a,插孔4a與插針5a之間為線接觸,非剛性連接,頻繁插拔易造成線簧6a變形失效,插拔次數受限。?
圖2a至圖2f示出了現有技術二中所述的國外大型汽車電器廠家設計生產的高壓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a至圖2d所示,所述國外大型汽車電器廠家設計生產的高壓連接件,常采用單線片式或多線片式結構,靠片式結構的回彈力或插針插孔的過盈配合壓緊,可插拔。?
現有技術二所述的國外大型汽車電器廠家設計生產的高壓連接件的缺陷有:?
a)大型汽車電器廠家設計生產的高壓連接件常使用塑料制品,體積較大;?
b)如圖2a和2b所示,插孔2b嵌入在插頭1b中,無法拆卸;如圖2c和2d所示,插針4b嵌入在插座3b中,無法拆卸。為實現高壓互鎖及屏蔽功能,內部結構設計復雜,連接件不具備互換性;?
c)如圖2e和2f所示,插孔2b靠片式結構的回彈力擠壓插針4b,在振動時,插針插孔搭接的結構易發生瞬間斷電現象;?
d)如圖2e和2f所示,插針4b與插孔2b之間為線接觸,是非剛性連接,頻繁插拔易造成片式結構的回彈力失效,插拔次數受限。?
與本發明相關的現有技術分析:對于以上兩種電動汽車高壓連接件,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采用軸向插接,插接件末端出線方向與電氣設備殼體表面垂直,致使匹配的線束離電氣設備殼體表面較遠,占用較大布置空間,給線束固定造成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電纜連接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所述電纜連接器,其特點是,所述電纜連接器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包括可拆卸連接的上端蓋和下殼體,當所述上端蓋與下殼體連接在一起時在兩者內部形成一容納空間;在所述殼體的側面上開設有一與所述容納空間相連通的通孔;?
起屏蔽作用的電纜護套,所述電纜護套包括圓柱形主體,所述圓柱形主體上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使電纜貫穿的貫穿孔,所述圓柱形主體的外壁與所述通孔的內壁過盈配合;?
起屏蔽作用的絕緣護套,所述絕緣護套包括第一連接部和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設置在所述容納空間內,所述第二連接部貫穿所述下殼體的下端面后通過其側面布設的螺紋與第一固定螺母螺紋連接;以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572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