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跨座式單軌交通多體系梁橋工法指導書生成方法及系統在審
申請號: | 201310365416.9 | 申請日: | 2013-08-21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5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發明(設計)人: | 朱爾玉;李秀華;施明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跨座式 單軌 交通 體系 梁橋工法 指導書 生成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跨座式單軌交通,應用于一條跨座式單軌交通線路中由簡支變連續體系、簡支變連續剛構體系、簡支變剛構體系和簡支體系的部分體系或全部體系組成的梁橋受力體系的各個施工過程控制,具體地說是跨座式單軌交通土建工程梁橋施工工法指導書生成方法及系統,可應用于輕型、中型和重型等所有的跨座式單軌交通中。
背景技術
跨座式單軌交通的PC軌道梁既是承載的梁,又是輕軌列車運行的軌道;既要滿足結構承載要求,又要在制造和架設過程中按照線路設計要求形成軌道線形。軌道梁作為輕軌車輛的走行軌道,直接關系到列車運行時的安全性及平順性,因此對其設計精度及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軌道梁的設計必須要確保軌道的整體線形要求以及較高的結構強度、剛度、豎向撓度、橫向抗扭轉變形等要求。為保證軌道梁的整體線形高精度要求和確保PC軌道梁的質量,除車輛段、基地等現澆RC軌道梁外,軌道梁主要為工場預制。由于線路縱坡、平面曲線、豎曲線、橫向曲線超高的影響,幾乎每一榀軌道梁的線形都不相同。因此要對每榀軌道梁一一對應編制工法指導書。工法指導書根據PC軌道梁構造所要求的不同參數(如跨度、曲線半徑、超高、豎曲線、預拱度、支座等),精確定出模板的調節量、預埋件種類及位置、各階段線形變化情況,使土建工程梁橋施工過程完全在工法指導書的控制和指導下有序的進行。同時,軌道梁架設完畢后,根據線形要求對其進行空間位置調整也需要工法指導書給出相應的控制參數。
由于連續體系和剛構體系的獨特優勢,跨座式單軌交通的結構形式正在由簡支體系向簡支變連續體系、簡支變連續剛構體系和簡支變剛構體系發展,并得到廣泛應用。一條跨座式單軌交通線路在修建時,沿途的地形、地貌、地質和路況等各不相同,若只采用一種梁橋受力體系如簡支變連續體系、簡支變連續剛構體系、簡支變剛構體系和簡支體系都不能很好的滿足線路設計要求。因此,需綜合考慮線路的實際情況,采用多體系相組合的方法,完成一條跨座式單軌交通線路的設計和建設。
然而現有的單軌交通梁橋施工工法指導書僅適用于簡支體系,不能用于由多種混合受力體系組成的跨座式單軌交通中。另外,現有的梁橋施工工法指導書編制方法要編制一份工法指導書需要大量的精通軌道梁設計和線形控制的技術人員耗費數天時間才能編制完成,而且編制出的工法指導書僅適用于簡支體系,且其內容簡單,不能提供制梁后的線形控制,軌道梁吊裝后線形定位等重要參數,制梁精度和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效率低、靈活性差、設計內容不全面、適應性差,這些不足嚴重制約了跨座式單軌交通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對于跨座式單軌交通一條線路中采用簡支變連續體系、簡支變連續剛構體系、簡支變剛構體系和簡支體系的部分體系或全部體系的組合的結構形式,由于不同受力體系的差別,且大部分受力體系為超靜定結構,計算極其復雜,現有工法指導書無論從設計理論還是輸出內容等方面都無法滿足多種受力體系的要求。因此,亟需開發一種能夠滿足多種受力體系的跨座式單軌交通梁橋施工工法指導書生成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針對現有工法指導書的內容及編制方法的不足,結合近年來跨座式單軌交通的發展方向,緊密聯系實際,發揮計算機的優勢,通過編制能夠適用于簡支變連續體系、簡支變連續剛構體系、簡支變剛構體系和簡支體系的部分體系或全部體系組合的工法軟件系統,快速輸出能夠滿足實際需要的工法指導書,該指導書可應用于輕型、中型和重型等所有的跨座式單軌交通中。
一種跨座式單軌交通多體系梁橋施工工法指導書生成方法及系統,其特征是:生成跨座式單軌交通多體系線路中簡支變連續體系、簡支變連續剛構體系、簡支變剛構體系和簡支體系的梁橋施工工法指導書。
施工工法指導書生成系統及輸出內容,主要包括:
參數讀入模塊:獲取用戶指定的跨座式單軌結構形式,由此確定指導書的輸出樣式和內容;獲取編制工法指導書所需必備數據,如所有軌道梁和橋墩的線形要素、梁體構造控制參數、預應力筋布置形式、普通鋼筋布置形式、預埋件布置情況等;
梁體加工制作參數計算模塊:計算并輸出每榀軌道梁預制時所需控制參數;包括軌道梁截面性質、撓度計算、千斤頂拉壓量、豎曲線反拱度、超高反拱度計算、中性軸壓縮、端模傾斜角、軌道梁制作時弧長弦長計算、普通鋼筋間距調整、預應力鋼筋間距調整、波紋管高度計算、預應力筋張拉參數、內模數據計算、梁長檢測設計值、梁端傾斜角設計值、走行面整體線形偏差設計值、導向面和穩定面整體線形偏差設計值的計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541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