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備高溫活性被提高的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64378.5 | 申請日: | 200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18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彼得·德尼夫爾;蒂莫·萊諾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博里利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10/00 | 分類號: | C08F10/00;C08F4/645;C08F4/646;C08F10/02;C08F10/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陳平 |
| 地址: | 芬蘭*** | 國省代碼: | 芬蘭;FI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高溫 活性 提高 烯烴 聚合催化劑 組分 方法 | ||
1.用于提高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在更高溫度下的催化活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a)通過使第2族金屬的化合物與電子給體或其前體以及有機液體反應介質反應,制備出所述金屬和所述電子給體的配合物的溶液;
b)將所述配合物的所述溶液加入到至少一種包含氧化態為+4的鈦的鈦化合物中以制備乳液,所述乳液的已分散相包含多于50摩爾%的在所述配合物中的所述第2族金屬;
c)攪拌所述乳液,以將所述已分散相的液滴保持在5至200μm的平均尺寸范圍內;
d)使所述已分散相的所述液滴凝固;
e)回收所述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凝固粒子;
其中通過加入還原劑來降低所述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凝固粒子中以+4的氧化態存在的鈦的量,以實現活性的提高,其中所述還原劑是烷基鎂或鹵化烷基鎂化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催化活性的提高由80℃的活性相比于70℃的活性得到提高來表示。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從步驟c)至步驟e)之前的過程中的任何階段,將所用的所述還原劑加入到反應混合物中。
4.用于制備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方法,所述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為預定尺寸范圍在5至200μm的粒子的形式,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a)通過使第2族金屬的化合物與電子給體或其前體在有機液體反應介質中反應,制備出所述金屬和所述電子給體的配合物的溶液;
b)將所述配合物的所述溶液加入到至少一種鈦化合物中以制備乳液,所述乳液的已分散相包含多于50摩爾%的在所述配合物中的所述第2族金屬;
c)攪拌所述乳液,以將所述已分散相的液滴保持在5至200μm的平均尺寸范圍內;
d)使所述已分散相的所述液滴凝固;
e)回收所述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凝固粒子;
其中在步驟(e)中回收所述凝固粒子之前,將鎂化合物加入并且與攪拌乳液的所述已分散相的所述液滴接觸,其中所述鎂化合物是烷基鎂或鹵化烷基鎂化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所述凝固粒子包含6重量%以下的鈦和/或10重量%以上的第2族金屬。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烷基鎂化合物或鹵化烷基鎂化合物由通式MgR2-nXn表示,其中每一個n都為0或1,并且每一個R都為相同或不同的含1至8個碳原子的烷基,并且X為鹵素,優選為Cl,優選所述鎂化合物為丁基辛基鎂。
7.根據權利要求4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所述凝固粒子包含的氧化態為+4形式的鈦小于總鈦含量的80%,優選小于70%,更優選小于60%。
8.烯烴聚合催化劑組分的凝固粒子,所述凝固粒子可通過任何一種如權利要求4至7中所述的方法得到。
9.一種烯烴聚合催化劑,所述烯烴聚合催化劑包含可根據權利要求4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得到的催化劑組分粒子,以及共催化劑和任選的外部電子給體,所述共催化劑優選為烷基鋁共催化劑。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催化劑的用途,所述用途是在使烯烴,特別是C2至C10α-烯烴,優選丙烯或乙烯聚合,或使它們與其它α-烯烴共聚的方法中的用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博里利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博里利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437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腦橫機嵌花紗嘴傳動機構
- 下一篇:一種氖泡自動測試分類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