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廢水深度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62871.3 | 申請日: | 2013-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81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魏其輝;嚴運鈞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方啟榮;莫瑤江 |
| 地址: | 52822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廢水 深度 處理 工藝 | ||
1.一種有機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酸堿調節處理:在調勻池中向有機廢水加入NaOH或H2SO4以調節酸堿度,輔以曝氣調勻;
b)前絮凝處理:在前化學快混池中向步驟a)的出水加入絮凝劑PAC進行前化學快混,期間加入NaOH或H2SO4以調節酸堿度,然后將前化學快混池的出水導入前化學慢混池,加入絮凝劑Polymer(-),并在前化學慢混池中進行沉淀;
c)Photo-Fenton預處理:將前化學慢混池的出水導入第一Photo-Fenton反應器,并加入H2O2、Fe2+和絮凝劑Polymer(-)進行高級氧化處理,期間加入NaOH或H2SO4以調節酸堿度;
d)厭氧水解酸化處理:將步驟c)的出水導入池內架設有微生物多孔陶瓷反應器的厭氧水解酸化池,投加和繁殖用于形成生物膜的復合微生物,進行水解酸化處理;
e)XLT-PC系統處理:將步驟d)的清夜導入吊裝有微生物多孔陶瓷反應器的XLT-PC生化反應器,投加和繁殖好氧、兼氧復合微生物,并輔以曝氣進行有機物降解和硝化處理;
f)后絮凝處理:在后化學快混池中向步驟e)的出水加入絮凝劑PAC進行后化學快混,期間加入NaOH或H2SO4以調節酸堿度,然后將后化學快混池的出水導入后化學慢混池,加入絮凝劑Polymer(-),并在后化學慢混池中進行沉淀;
g)Photo-Fenton后處理:將后化學慢混池的出水導入第二Photo-Fenton反應器,并分段加入H2O2,進行高級氧化處理;
h)對步驟g)的出水進行排放或回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其特征是:還包括以下處理過程:對步驟b)中前化學慢混池中的沉淀采用將沉淀輸送到污泥濃縮池進行濃縮,然后再輸送至污泥脫水機中進行脫水的處理,并且在脫水的過程中加入絮凝劑Polymer(+)。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的絮凝劑PAC為聚合氯化鋁。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的絮凝劑Polymer(-)為陰離子聚丙烯酰胺-I、陰離子聚丙烯酰胺-II、陰離子聚丙烯酰胺-III的復配物,來源于日本三菱化工、住友化工,固含量:≥99%,分子量500萬-3000萬。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的絮凝劑Polymer(+)為由三菱化工AP620J、三菱化工AP828J、住友化工FN525J三種物質按照質量百分比混合而成;其中AP620J:AP828J:FN525J=0.2:0.5:0.3至0.5:0.3:0.2。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步驟d中用于形成生物膜的復合微生物為:Y型高效復合菌群,包含專性厭氧菌群、兼性厭氧菌群及生物酶;采用的是日本EM研究所QW-530J型菌群。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有機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步驟e中所投加、繁殖的好氧、兼氧復合微生物為:H型高效復合菌群,包含專性好氧菌群、兼性好氧菌群及生物酶;采用的是日本EM研究所QW-650J型菌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287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固體絕緣柜的柜體
- 下一篇:現場配電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