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降解生物親和性水處理填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62713.8 | 申請日: | 2013-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81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吟;陳翔;宋奔奔;吳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2F3/10 | 分類號: | C02F3/10;C02F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韓國輝 |
| 地址: | 20009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降解 生物 親和性 水處理 填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降解生物親和性水處理填料及其制備方法,主要用于生化法養殖廢水中氨氮的去除、磷的去除以及其它有機物的去除處理,也可以用于其它污水處理領域。
背景技術
氨氮是水產養殖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也是最難以去除的物質。其主要來源是殘余的餌料和養殖對象的排泄物。氨氮對人類最突出的危害就是使水體富營養化,破壞水體生態平衡。大量含氨氮廢水進入水體,水體中植物營養過剩導致水生生物的大量繁殖,主要是各種藻類的大量繁殖,使魚類生活空間越來越小,影響和破壞水體生態平衡;而且,非離子態的氨氮對養殖對象可以直接產生毒性,影響其生長發育,給水產養殖帶來極為嚴重的后果和巨大的經濟損失。
在現有氨氮廢水的處理技術中,生物膜法以其處理效率高,耐沖擊負荷,運行穩定,污泥產量小及經濟節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生物處理除氨氮時通過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將氨氮最終轉化為氮氣,或者通過生物體的轉化、吸收等作用將污染物氨氮作為自身的營養物質吸收或加以利用,最終達到從水體中移出的目的。而生物填料則是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的核心之一,它的材質和表面性能將直接影響微生物的附著、生長,進而影響廢水的處理效果。目前常見的生物填料主要以聚丙烯、聚乙稀、醛化維綸等高分子材料制成,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人們發現這些塑料填料的親水性和生物親和性能較差,導致在掛膜速度、掛膜量以及膜與填料的緊密度方面存在不足。目前已有廠家生產改性生物填料,通過進行親水性和生物親和性改性,使得微生物更易吸附在填料上,提高微生物對水中污染物的分解能力。但是,由于養殖廢水生物耗氧量(Biological?Oxygen?Demand,BOD)普遍較低,而在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碳源,若處理低碳高氨氮廢水,就必須增加額外的碳源,使處理成本增加。天然高分子材料由于原料比較容易獲得,成本較低,同時對微生物無毒害作用,傳質性能好,若利用該種材料作為固體碳源和生物膜載體并加以改性,不僅能夠增強生物填料的親水性和生物親和性,同時可以大大降低投加額外碳源的成本,促進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的增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增強載體表面的親水性、生物親和性及微生物附著量,并且能提高生物載體對氨氮硝化-反硝化能力及去除率的可降解的生物親和性水處理填料,作為高分子改性生物膜載體,同時還提供了上述材料的加工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降解的生物親和性水處理填料,由可降解生物親和性母粒和發泡劑制成,所述可降解生物親和性母粒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40~70份、填充料10~40份、天然生物質粉末10~25份、吸附劑1~3份、營養鹽0.5~1份、偶聯劑0.5~1份、潤濕劑0.5~1份、其它添加劑3~7份;
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包括聚3-羥基烷酸酯、聚乳酸、聚ε-己內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所述填充料為輕質碳酸鈣或羥基磷灰石;
所述天然生物質粉末為糖蜜、纖維素或淀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吸附劑為沸石粉、硅藻土或粉末活性炭;
所述營養鹽包為亞鐵鹽和鎂鹽按摩爾比為10:(0.5~5)的混合物,其中亞鐵鹽為氯化亞鐵或硫酸亞鐵,鎂鹽為氯化鎂或硫酸鎂;
所述偶聯劑包括硅烷偶聯劑、鉻絡合物偶聯和鈦酸酯偶聯劑;
潤濕劑為白油;
其它添加劑為聚乙烯醇、硬酯酸和氯化鈣按1:1:(0~2.5)的質量比組成的混合物。
所述母粒的各原料的細度不低于200目。
上述可降解的生物親和性水處理填料密度在0.96~0.98kg/L。
上述可降解的生物親和性水處理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母粒的配料置于混合器中混勻,送入造粒機加工成顆粒物,得可降解生物親和性母粒;
(2)將步驟(1)所得母粒與發泡劑混合,混合后的密度在0.96~0.98kg/L,送入擠出機筒內,從機頭模具口擠出,經定徑、冷卻定塑、切割定型得到特定形狀的填料產品。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的生物膜載體密度接近于水,掛膜前0.96~0.98g/cm3,掛膜后約等于1kg/L,使其在反應器內易于與水流混合流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27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