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檢測透光滴丸質量的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62537.8 | 申請日: | 2013-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1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胡波;胡世龍;華飛;張獻東;許文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焦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8 | 分類號: | G01N21/88;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葉涓涓 |
| 地址: | 21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透光 質量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檢測透光滴丸質量的裝置,包括送料分料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取料鼓輪、檢測鼓輪、透射光源、背投光源、相機和控制判別系統;所述送料分料設備將滴丸運送至取料鼓輪,取料鼓輪設置在送料分料設備下方,取料鼓輪和檢測鼓輪對滾式運作;取料鼓輪上均勻分布有適配滴丸外表面的取料凹槽,凹槽中央設置有吸附孔,吸附孔內接通負壓;檢測鼓輪上設置有檢測凹槽,所述檢測凹槽包括與滴丸外表面適配的1/4圓弧凹槽以及與該1/4圓弧凹槽底部相切的檢測平臺,檢測凹槽中設置有吸附孔,吸附孔內接通負壓,檢測鼓輪內還設置有次品剔除分選器;相機至少為兩個、包括背投相機和透射相機;透射光源發出的光線穿透滴丸在檢測平臺上成像,透射相機拍攝透射成像后傳輸給控制判別系統;背投光源發出的光線經由檢測平臺反射后透過滴丸在正上方成像,背投相機拍攝背投成像后傳輸給控制判別系統;所述控制判別系統對透射成像和背投成像分別進行分析判別,控制次品剔除分選器將次品剔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透光滴丸質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光源和透射相機設置在同一光路上,滴丸位于透射光源入射光路上;所述背投光源和背投相機設置在同一光路上,滴丸位于背投光源反射光路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測透光滴丸質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透射光源射出角度為30°~60°,透射相機拍攝角度為30°~6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測透光滴丸質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背投光源射出平行光,背投相機拍攝方向與水平面垂直。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檢測透光滴丸質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鼓輪上設置有至少一條取料凹槽,所述檢測鼓輪設置有至少一條檢測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透光滴丸質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檢測鼓輪內設置有能夠消除檢測凹槽內負壓的釋放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透光滴丸質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分料設備包括送料器和分料器,分料器設置在送料器出口下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透光滴丸質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檢測鼓輪下方分別設置有成品收集箱和廢品收集箱,次品剔除分選器剔出的次品落入廢品收集箱中,檢測鼓輪上的合格品落入成品收集箱中。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檢測透光滴丸質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取料鼓輪通過負壓從送料分料設備中吸取滴丸并交接傳送至檢測鼓輪,所述檢測鼓輪與取料鼓輪對滾式運作;
透射光源發出的光線透過滴丸照射在第一檢測位的檢測平臺上,檢測平臺上的成像呈現出膠囊內部的充填情況,相機拍攝第一檢測位成像并傳送至控制判別系統;
背投光源發出的光線照射在第二檢測位的檢測平臺上,經平臺反射后的光線照射在滴丸背面、透過滴丸在滴丸正上方成像反映出滴丸外表面和內部光學特征,相機拍攝第二檢測位成像并傳送至控制判別系統;
控制判別系統對第一檢測位和第二檢測位的圖像分別進行識別,發現缺陷滴丸時控制次品剔除分選器剔出殘次品;
(5)控制判別系統判斷合格品轉至成品收集箱位置時,控制釋放裝置吹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焦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京焦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253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