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脫硫吸收塔及脫硫吸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62166.3 | 申請日: | 2013-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6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育波;王嶺;吳雪萍;石春光;聶鎏嬰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龍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0 | 分類號: | B01D53/80;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陳家安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硫 吸收塔 吸收 方法 | ||
1.脫硫吸收塔,包括塔筒(1),所述塔筒(1)內部自下而上依次安裝有吸收塔入口(2)、噴淋層(3)、除霧器(4),以及吸收塔出口(5),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筒(1)內部還安裝有多孔性分布器(6);
所述噴淋層(3)包括自下而上間隔布置的第一噴淋層(31)、第二噴淋層(32)和第三噴淋層(33),除霧器(4)為兩級除霧器;
多孔性分布器(6)位于吸收塔入口(2)和二噴淋層(32)之間;
多孔性分布器(6)包括多根支撐梁(7),以及多個呈陣列布置并拼裝成圓盤狀的多孔板(61);
所述多孔板(61)的兩端上部連接有定位板(62),相鄰的多孔板(61)之間通過所述定位板(62)連接,所述支撐梁(7)位于相鄰的多孔板(61)的連接處(63)下端,所述多孔板(61)的材料為雙相鋼;
所述多孔板(61)的兩端上部分別連接有高度較高的第一定位板(621),和高度較低的第二定位板(622),第一定位板(621)為7型板,所述第二定位板(622)為平板;
所述多孔板(61)的上端連接有加勁板(8),所述多孔板(61)的兩端上部分別連接有高度較高的第一定位板(621),和高度較低的第二定位板(622),所述加勁板(8)兩端分別與第一定位板(621)和第二定位板(622)連接;
所述加勁板(8)為7型板;
所述多個多孔板(61)包括相鄰布置的第一多孔板(611)和第二多孔板(612),多孔板(61)的兩端上部分別連接有高度較高的第一定位板(621),和高度較低的第二定位板(622),所述第一多孔板(611)上的第一定位板(621)與第二多孔板(612)上的第二定位板(622)連接;
所述支撐梁(7)上套裝有套筒(71);
所述多孔板(61)的開孔率為35~4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分布器(6)位于吸收塔入口(2)和第一噴淋層(31)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分布器(6)位于第二噴淋層(32)和第一噴淋層(31)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脫硫吸收塔的脫硫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①.煙氣進入吸收塔后上升;
②.石灰石/石膏所形成的漿液由循環泵送至各噴淋層的霧化噴嘴,并向吸收塔下方成霧罩狀噴射,從而形成液霧高度疊加的噴淋區,此時,漿液液滴快速下降;吸收塔漿液中pH值選擇在5到6之間;
③.均勻上升煙氣與快速下降漿液形成逆向流,煙氣中所含的污染氣體絕大部分因此被清洗入漿液,與漿液中的懸浮石灰石微粒發生化學反應而被脫除;
④.將石灰石作為吸收反應劑,從而使煙氣中的SO2,SO3,HCl和HF被分離出來,煙氣中包含的大部分的固體如灰和煙灰,也被液體沖洗從煙氣中分離,此時經洗滌脫硫凈化后的濕煙氣通過安裝在吸收塔頂部的除霧器(4)除去大部分液滴后,由吸收塔出口(5)引出,經煙囪排入大氣;
所述的噴淋層(3)安裝在吸收塔的上部煙氣區,每臺循環泵對應于各自的一層噴淋層,噴嘴采用SiC材料的旋轉空錐霧化噴嘴,循環泵將漿液輸送到噴嘴,通過噴嘴將漿液細密地噴淋到煙氣區;
所述的吸收塔最頂部設置一個兩級的除霧器(4),除霧器(4)將煙氣中夾帶的大部分漿液液滴分離出來;煙氣出口含霧滴小于75mg/Nm3;除霧器(4)由沖洗程序控制,沖洗方式為脈沖式;
所述吸收塔內的多孔性分布器的開孔率為35~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龍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武漢龍凈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216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