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并聯閥芯式高壓電磁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62016.2 | 申請日: | 2013-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09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小寧;董岱;武兆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K1/00 | 分類號: | F16K1/00;F16K31/122;F16K3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顯國 |
| 地址: | 21009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聯 閥芯式 高壓 電磁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磁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并聯閥芯式高壓電磁閥。
背景技術
在高壓大流量氣動電磁閥中,由于作用在閥芯上的靜壓力和氣動力較大,普遍采用先導式結構,如中國專利CN2931959Y公開的高壓電磁閥結構,先導式結構電磁閥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控制電磁鐵的通斷來控制主閥芯上腔的充放氣來實現主閥芯的開啟和關閉,其響應可分為電磁響應和主閥芯上腔的充放氣響應兩部分。隨著閥的通徑的增加,主閥芯直徑和開啟行程均要增大,導致主閥芯上腔的體積增大,在先導閥通徑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其充放氣的時間增加,使得電磁閥的響應變慢;若增大先導閥的通徑尺寸,則同時要增大電磁鐵的尺寸以提供更大的電磁力,導致電磁響應增加,同樣使得電磁閥的響應變慢。中國期刊文章“高壓大流量氣動電磁換向閥原理及動態特性”中提出的先導式高壓電磁換向閥,其閥口通徑為55mm,但主閥芯上腔放氣響應時間約為200ms,整個電磁閥的開啟響應時間則更長。
因此傳統結構的高壓先導式電磁閥,大流量與高速響應是一對相互制約的參數,很難同時滿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并聯閥芯式高壓電磁閥,該電磁閥具并聯閥芯結構,解決了先導式電磁閥流量與響應相互制約的技術難題,具有流量大和響應快的特點。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并聯閥芯式高壓電磁閥,包括主閥體、N個先導閥和N個電磁鐵,其中N≥2;先導閥一端與主閥體連接,另一端與電磁鐵連接;主閥體包括介質進口接頭、介質出口接頭、N個主閥芯組件、連接通道、主閥體殼體、連接通道堵頭和介質通道,在主閥體殼體的一端設置一個半通孔,該半通孔為連接通道,在連接通道的開口端設置連接通道堵頭,在上述半通孔下方平行于它再設置一個半通孔稱為介質通道,介質通道的開口端設置介質通道堵頭,介質出口接頭設置在主閥體殼體側壁,介質進口接頭設置在主閥體殼體底部外側,N個主閥芯組件設置在主閥體殼體內,主閥芯組件之間通過連接通道連接,主閥芯組件底部與介質通道相連,介質通道再與介質出口接頭相連?;主閥芯組件包括閥座、主閥芯、套筒、主閥彈簧、主閥堵蓋和主閥腔,在主閥芯下方設置閥座,主閥芯上方設置主閥堵蓋,主閥芯頂部開一凹槽,主閥彈簧一端固定在上述凹槽中,另一端與主閥堵蓋連接,閥座、主閥芯和主閥彈簧設置在套筒中,在套筒外壁沿周向開設一圈凹槽,槽深小于套筒壁厚,在槽面上開設一個圓形通孔,通孔軸線在閥座和主閥芯的連接面內,上述凹槽與通孔組成的空間稱為主閥腔,連接通道與主閥芯組件的主閥腔相連,閥座的中心通孔與介質通道相連;在主閥芯組件頂部的主閥體殼體上開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軸線與主閥芯軸線平行。
上述電磁鐵包括電磁線圈、銜鐵、調節螺釘、推桿、端蓋、鐵芯、電磁鐵殼體和控制線接頭,電磁線圈、銜鐵、調節螺釘、推桿和鐵芯均設置在電磁鐵殼體內;銜鐵位于鐵芯上方,電磁線圈纏繞在銜鐵和鐵芯上,沿銜鐵中心和鐵芯中心分別設置通孔,調節螺釘固定在銜鐵一端,推桿穿過鐵芯的中心,一端通過銜鐵的通孔與調節螺釘連接,端蓋設置在銜鐵頂部,并固定在電磁鐵殼體上,控制線接頭固定在電磁鐵殼體的側面。
上述先導閥包括先導閥座、先導閥套筒、先導閥芯、先導閥彈簧和連接螺母;先導閥座頂部開有一凹槽,先導閥芯通過先導閥套筒固定在先導閥座的凹槽內,在先導閥芯底部和先導閥座之間設置先導閥彈簧,先導閥座內部設有中心通孔與主閥腔連接,先導閥芯的頂端與推桿連接,先導閥座的上端與連接螺母用螺紋連接,連接螺母的頂部與電磁鐵下端連接。在先導閥座的凹槽面上設置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軸線與中心通孔軸線平行。第一通孔個數為N個,第二通孔個數為N個,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連通。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
1)?采用并聯閥芯結構,流量大,響應快;
2)?各主閥芯獨立可控,能實現流量多級可調;
3)?具有性能穩定可靠,結構維護方便等特點,應用前景廣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并聯閥芯式高壓電磁閥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3為圖1的B—B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20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放飛風箏的線盤
- 下一篇:一種基于超寬帶技術的足球訓練負荷監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