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交通工具座椅頭枕致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61998.3 | 申請日: | 2013-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5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杰拉爾德·S·洛克;阿爾俊·葉圖庫瑞;亞歷克斯·泰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爾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48 | 分類號: | B60N2/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張華卿;鄭霞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通工具 座椅 頭枕致動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2012年8月23號提交的美國申請第13/592,691號的優先權,美國申請第13/592,691號的公開內容據此通過引用而全部并入。
技術領域
各種實施方案涉及交通工具座椅組件的頭枕的致動。
背景
致動的交通工具座椅頭枕組件被提供在例如2010年10月28日公布的國際專利申請公布號WO2010/123503A1中。
概述
根據至少一個實施方案,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被設置和配置成接收指示座椅靠背已向前樞轉至預定位置的輸入。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將信號傳送至致動器以響應于輸入而使頭枕樞轉。
根據另一個實施方案,交通工具座椅組件設置有座椅底部,座椅底部適合于安裝于交通工具主體。座椅靠背適合于鄰近座椅底部樞轉地連接于交通工具主體,用于樞轉至直立位置和向前位置。致動器安裝于座椅靠背。頭枕操作地連接于致動器。傳感器與座椅靠背合作以檢測座椅靠背的位置。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與傳感器和致動器通信。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指示座椅靠背已向前樞轉至預定位置的輸入。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將信號傳送至致動器以響應于輸入而使頭枕樞轉。
根據另一個實施方案,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被設置和配置成接收指示座椅靠背已向后樞轉至預定位置的輸入。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將信號傳送至致動器以響應于輸入而使頭枕樞轉。
根據又一個實施方案,交通工具座椅組件設置有座椅底部,座椅底部適合于安裝于交通工具主體。座椅靠背適合于鄰近座椅底部樞轉地連接于交通工具主體,用于樞轉至直立位置和向前位置。致動器安裝于座椅靠背。頭枕操作地連接于致動器。傳感器與座椅靠背合作以用于檢測座椅靠背的位置。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與傳感器和致動器通信。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指示座椅靠背已向后樞轉至預定位置的輸入。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將信號傳送至致動器以響應于輸入而使頭枕樞轉。
根據至少一個實施方案,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被設置和配置成接收指示后排座椅組件已調節至懶散位置(slouch?position)的輸入。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將信號傳送至致動器以響應于輸入而使前排座椅組件的頭枕收起。
根據至少另一個實施方案,交通工具就座組件設置有具有后排座椅底部的后排座椅組件,后排座椅底部適合于操作地連接于交通工具主體,用于調節至直立位置和懶散位置。后排座椅靠背適合于鄰近座椅底部操作地連接于交通工具主體,用于調節至直立位置和懶散位置。傳感器與后排座椅底部中的至少一個合作,且后排座椅靠背處于懶散位置。前排座椅組件設置有前排座椅底部,前排座椅底部適合于在后排座椅組件前面安裝于交通工具主體。前排座椅靠背適合于鄰近前排座椅底部安裝于交通工具主體。致動器安裝于前排座椅靠背。頭枕操作地連接于致動器。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設置為與傳感器和致動器通信。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指示后排座椅組件已調節至懶散位置的輸入。交通工具座椅控制器將信號傳送至致動器以響應于輸入而使前排座椅組件的頭枕收起。
附圖說明
圖1是以直立位置和收起位置闡明的根據一個實施方案的交通工具座椅組件的示意圖;
圖2是以收起位置和直立位置闡明的根據另一個實施方案的交通工具座椅組件的示意圖;
圖3是以直立位置和收起位置闡明的根據另一個實施方案的交通工具座椅組件的示意圖;
圖4是以收起位置和直立位置闡明的根據另一個實施方案的交通工具座椅組件的示意圖;
圖5是以處于直立位置和懶散位置的后排座椅組件闡明的和以處于直立位置和收起位置的前排座椅組件闡明的根據另一個實施方案的交通工具就座組件的示意圖;和
圖6是以處于直立位置和懶散位置的后排座椅組件闡明的和以處于直立位置和收起位置的前排座椅組件闡明的根據另一個實施方案的交通工具就座組件的示意圖。
詳細描述
根據需要,本文公開了本發明的詳細實施方案;然而,應理解,所公開的實施方案僅僅示例本發明,本發明可以以不同的且可選擇的形式來體現。各圖并不一定是按比例的;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的部件的細節。因此,本文所公開的具體的結構和功能細節不應被解釋為限制,而僅僅作為用于教導本領域技術人員多樣地使用本發明的代表性基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爾公司,未經李爾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199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